极美诗词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让人心碎的故事

用苍白的文字概念说事显得太没说服力,我就用诗词举例吧:
陆游的母亲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 。她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陆母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 。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 。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 。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 。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婉,重游沈园,并作成《沈园》诗二首 。
附: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
沈园二首 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
最经典的古诗词,背后感人故事你知多少有些妙言诗佐,字字珠玑、让人动容……然而在这一句句绝美的诗词背后,都有一段凄美的经历 。
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这是李商隐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 。
据说是诗人在巴蜀的某个雨夜写给自己远在长安的妻子 。
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是王茂元的女儿 。
我们不知道这份爱情对于政治的影响,只知道李商隐背叛了对他有深恩的令狐綯父子,然后娶了王氏 。
说得煽情一点 。
他拿自己的过去,换来了这个女人 。
说得功利一点,这曾是他仅有的维系 。
无论怎么说,他是很爱她的 。
而且,他所期待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已经永远不会到来 。
因为几个月前,王氏便在长安孤独地死去 。
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这首诗出自《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是纳兰性德为安慰一位失恋的朋友所做 。
当初两人订有私情,而后来女方迫于某压力,不得不另嫁他人,男方无法接受,所以作者他安慰自己的朋友接受现实,并引经据典说明感情的事自古如此,要多想开些 。
…..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元佑八年,苏轼被贬惠州 。
惠州温都监有女名超超,年十六岁,非常仰慕苏轼,别人提亲都不愿意,说只愿嫁苏学士那样的人 。
苏轼去惠州后,她每天晚上都去苏轼窗前听他读书赋词 。
苏轼在惠州的这段时间里,两人情投意合 。
三年后,苏轼再次因事被贬海南 。
临行前,他想到自己此生可能都无法再回惠州,所以和温都监商量,欲安排超超嫁给自己的好友王公子,但超超坚决不同意 。
苏轼走后,超超茶饭不思,很快郁郁而亡 。
家人照她的遗愿,将她葬在白鹤峰下的一个沙丘旁,坟头朝向海南的方向 。
几年后,苏轼得到赦令,第一时间立刻奔往惠州,却得到超超已死的消息 。
四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
元和年间,崔郊因家贫寄居在姑母家 。
姑母家中有一使女容貌绝美,精通音律 。
一段时间后,崔郊和使女相爱了 。
然而姑母由于家境原因,将使女卖给了一位当地的长官 。
长官很喜欢这个使女,给了四十万钱 。
崔郊对她一直念念不忘,经常在长官的府门附近徘徊 。
寒食节时,使女外出,昔日的恋人终于相见 。
两人相对哭泣,临别时崔郊写下《赠婢》一诗 。
还有很多,受字数限制,供参考 。
极美诗词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让人心碎的故事

哪些古诗词的句子背后有动人的故事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是李商隐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 。
据说是诗人在巴蜀的某个雨夜写给自己远在长安的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