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非盈利组织盈利了怎么办

民间非盈利组织盈利了怎么办,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内容如下 。
民间非盈利组织盈利了怎么办答:会费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根据章程等的规定向会员收取的会费 。
一般情况下,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费收入为非限定性收入,除非相关资产提供者对资产的使用设置了限制 。
【民间非盈利组织盈利了怎么办】为了核算会费收入,民间非营利组织应设置"会费收入"科目,同时设置"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两个明细科目 。如果存在多种会费,可以按照会费种类(如团体会费、个人会费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
向会员收取会费,在满足交换交易收入确认条件时,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会费收入--非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如果存在限定性会费收入,应当贷记"会费收入--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 。期末,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净资产,借记"会费收 入--非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贷记"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或借记"会费收入--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贷记"限定性净资产"科目 。期末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有哪些?民间非营利组织一般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标;二是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三是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
(一)民间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设立和业务活动的最终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这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性组织之间本质特征的综合体现 。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其设立和业务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增加组织的利润,为投资者积累更多的资本 。营利性组织决策是否成功、业务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润的多少 。而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来讲,其设立和开展业务活动并不是为了追逐利润,其目的在于按照资金提供者的期望和要求,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服务或商品 。
(二)资源的提供者向组织投入资源并非为了取得回报
营利组织的资源是投资者出资形成的,其所有权归属于出资者 。投资者出资的目的是将其资源投入生产经营过程后,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并使投入的资本增值 。同时,营利组织所有者将资产交付组织后,不但保留收回投资的权利,而且对经营利润以及解散、破产的剩余财产也有按一定比例分享的权利 。
而非营利组织资金提供者,其出资目的并不是期望得到同等或成比例的出资回报,而是希望组织为整个社会或特定团体提供更多的服务或商品,他们不指望获取对非营利组织净资产予以分享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