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永州秋景的诗句( 三 )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 。
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
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
3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
明代胡应麟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紧扣夔州特定环境 。
首联对起,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奇妙无比 。
颔联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情怀,透过沉郁苍凉的对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 。
四句诗闻与见,山和水,两两间隔,妙语天成 。
后四句写登高时触发的感慨,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
颈联从纵(时间、“百年”)、横(空间、“万里”)两方面着手,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使人深深感到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脉搏,并和上联的“无边”、“不尽”,在意境上互为呼应 。
尾联也以对作结,并分承五六两句,盖久客则艰苦备尝,多病则潦倒日甚,所以白发频添,酒杯难举,同时点出了此时艰难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
4 《秋兴》(二)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
这首诗章法严密:从白天写到日暮,从日暮写到天黑,从月光的移动写出时间的消逝 。
这是时间的结构 。
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的结构:第一首几乎全是写夔州的秋天,只有“故园心”三个字遥遥呼唤了长安;到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是长安,“画省香炉违伏枕”也是长安,对长安的怀念开始一点点地增加 。
杜甫不是只用理性来安排他的结构,他是随着他感情的感发来写他对长安之思念的 。
从现实夔州的秋天一直写到心中往昔长安的春日,杜甫的描写既反映了现实又超脱出现实 。
他不被现实的一事一物所拘限,就好像蜂之酿蜜,那蜜虽然采自百花,却已不属于百花中的任何一种 。
5《秋兴》(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寄寓着诗人自伤漂泊、忧国思乡的心情 。
其气概和风韵,堪称压卷 。
起笔两句,最称警挺,已摄秋景之神 。
前两联极写绝塞萧森秋景,有笼盖八章之势 。
江间塞上,状其悲壮;丛菊孤舟,写其凄紧 。
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
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到夔府的往复 。
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 。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
6《春夜喜雨》杜 甫 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
随 风 潜 入 夜,润 物 细 无 声 。
野 径 云 俱 黑,江 船 火 独 明 。
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 锦 官 城 。
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的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 。
第一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及时雨 。
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 。
后面三句集中写“夜雨” 。
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 。
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应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
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
7凉州...
江雪的作者,即诗词翻译文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注释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