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永州秋景的诗句( 四 )


2.绝:无,没有 。
人踪:人的踪迹 。
灭:消失,没有了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
4.千山:虚指所有的山 。
万径:虚指所有的路 。
5.踪:踪迹 。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
6.孤:孤零零 。
舟:小船 。
蓑(suō lì屁眼儿黑译文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思维方式发送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
简析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 。
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 。
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 。
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 。
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
求写月的诗词 。
1、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暮云收剧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 。
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
2、永遇乐-明月如霜 苏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
紞如三鼓,黯黯梦云惊断 。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
燕子楼空,佳人何,空锁楼中燕 。
古中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
这首词写于元丰元年(1078)苏轼任徐州知州时 。
词中即景抒情,情理交融,状燕子楼小园清幽夜景,抒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惆怅之情,言词人由人去楼空而悟得的“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之理 。
作者题记中提及的盼盼,乃唐代张尚书之爱妾,能歌善舞,风情万种 。
张氏死后,盼盼念旧情不嫁,张尚书为其所建的燕子楼独居了十多年 。
作者声称自己夜宿燕子楼,梦到盼盼,因作此词 。
3、减字木兰花-春月 苏轼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
4、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
5、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一作八月十五夜宿鹤林寺玩月)许浑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 。
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 。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
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 。
6、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