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几首白居易写的关于西湖的诗词( 三 )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
白居易什么时候在杭州做官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唐皇朝发出了一道极为普通的人事任命:自居易任杭州刺史 。
这种州官的任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可谓司空见惯;对杭州来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仅唐朝一个朝代,这种任命就有150次之多 。
然而唐朝对杭州地方长官的这次任命,却对杭州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给了杭州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
白居易,公元772年出生于河南新郑,字乐天,祖籍太原 。
5岁开始学诗,9岁就能辨音韵 。
16岁时,就写出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名句 。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白居易中进士,以后便在朝中做官,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谏官) 。
在唐代诗人中,白居易的诗作颇多,是存诗最多的一位,一共留下了近3000首诗 。
他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因此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较多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困苦和愿望 。
白居易耿介正直,敢于向皇帝提意见和建议 。
因触犯权贵,白居易被贬到“地僻无音乐”的江州做司马 。
在江州任上,白居易在一个秋夜送客至江边,闻琵琶声而遇长安倡女,写成了著名的《琵琶行》 。
后来,白居易有调任到地处长江三峡的忠州当刺史 。
忠州任期届满后,他回到京城做了中书舍人 。
虽然经过了江州、忠州任上的磨练,白居易仍本性未改,到京城后,又积极上书议政,但终不被唐穆宗采纳 。
“累上疏论事,天子不能用 。
”有才而不能用、无处用,是有识之士的大不幸,自然也令白居易十分苦恼 。
加上朝廷中朋党倾轧,白居易深感仕途险恶,主动请求外放,这次却很快得到了穆宗的同意,把他放到杭州做刺史 。
对于杭州,白居易并不陌生 。
十一二岁时,其父白季庚任徐州别驾,白居易也从河南来到了徐州 。
当时徐州一带遭遇兵乱,战火不息 。
为避战乱,白居易来到了江南,在漂泊中曾到过杭州,对杭州留有很深的印象 。
白居易在来杭州上任的路上,回忆着他印象中的杭州:“余杭乃名郡,郡郭临江汜,已想海门山,潮声来人耳……” 作为从京城外放的官员,白居易的心情是复杂的 。
年届半百,又一次外放他乡,白居易感慨万千:“退身江海应无有,忧国朝廷自有贤 。
且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
”但同时,杭州又是一个对他有吸引力的地方,“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渊鱼” 。
他对杭州充满着向往 。
想到杭州,想到了钱塘湖,他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
就这样,这位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诗人,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跋涉,向杭州走来 。
等待白居易的,是一个美丽的江南名郡杭州,还有那使多少诗人画家吟诵、描画不尽的西湖 。
于是,一个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与一方美丽山水的结合,演绎出一段令人动容的千古佳话;一份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景色的碰撞,酝酿出了万古流传的精美华章 。
虽然是外放他乡,但毕竟是天高皇帝远,而且作为从三品的刺史,一个地方的最高长官,还是很有实权的,也能够有所作为 。
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特有情怀和意境,使他们一旦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便会不遗余力地去实现自己的济世之志 。
为了杭州的老百姓,白居易可谓尽心竭力 。
他深人民间,体察民情,时刻系念苍生,“鳏悍心所念,简牍手自操”,为杭州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在古时,与一个地方的发展和老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水利,地处江南的杭州更是如此 。
白居易在深入调查、了解杭州的气候条件之后,心中有了底:“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 。
”于是,把兴修水利作为他任内的一件大事 。
那时,由于旱灾,农田干涸,可钱塘县的县官却不肯把西湖水放出去灌溉农田,说放了水会影响湖中的鱼和菱 。
深知百姓疾苦,又以济世为己任的白居易,听到这话就火了,他责问县官,鱼和百姓的生命相比哪个重要?菱和稻米哪个重要?同时,白居易也暗自下了要在西湖里筑堤的决心 。
筑钱塘湖堤,是自居易的一项重要政绩 。
白居易来杭州时,西湖上原已筑有堤,但因年久失修,加上堤身较低,起不到天旱时蓄水灌溉,汛期时蓄水防洪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