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后感怎么写?( 六 )

<象棋的故事>:主人公因为太久关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即使重获自由,当精神紧张混乱的时候,他依然会不自觉地按照房间框出的大小走动 。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很震撼,因为我实在是无法可想如何能够在一个人的精神上竖起坚不可摧的牢笼 。似乎世界很大,当你站在触手可及的自由里就能够甚至是应该顺理成章地得到解脱与释放 。可事实是真正跨不出的是自己心里的条条框框 。这些条条框框先天或后天慢慢滋长,不知不觉却也牢固的很 。蔡崇达看似活得通透,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束缚在了这个“框”里 。只不过他看着文展,叹着文展,最后在框架里活成了个体面的文展 。

《皮囊》读后感怎么写?


最近,在空余时间阅读了蔡崇达的《皮囊》,购买这本书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它在畅销榜上高居前列,摘要的描述也着实打动了我那一刻购买时的心情,于是就好不犹豫的将他点入了购物车,然后下订单付款 。
此书也最终没有让我失望,在大约2个静谧的深夜里,我被吸引着阅读完了整本书 。这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分章节描述了一个孩子的经历,而这个孩子恰恰就是本书的作者蔡崇达先生 。我很诧异,能够在这样的年纪(33岁)就勇敢和如此深刻的把过去与现在的点滴,不少我认为是难以诉说的生命之重,展示给读者,没有做任何遮掩,实属不易 。
《皮囊》的文字的直接的、深刻的、动人的,每一个章节讲述的故事都触动了我的内心,引起了我的思考,能够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它已经很难得 。在这个读物繁多的时代,能够读到这样触动心灵的文字,也是一种机缘 。
在《母亲的房子》里,我看到了一位苦难、朴素、固执、坚强的母亲形象,在丈夫很年轻就因为疾病丧失了一半的身体机能的情况下,她义无反顾的撑起了这个家,与两个孩子一起为生活乃至生命而抗争 。读到"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这口气比什么都值得"的时候,我明白了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尊严的,只是对于尊严的定义各不相同;读到知道房子已经成为拆迁的对象,父亲已经去世的情况下,但还是坚定的抢建完四层楼的房子,我也明白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内心最朴素的表达和坚持 。因为学历、知识结构和经历的问题,母亲缺少很理解表达自我的机会和能力,但是她从来都是爱着自己的丈夫、孩子和家庭 。所以,不管你的母亲怎样对待你,请尽可能的善意去对待她,因为她始终是生你育你的妈妈 。
在《阿小和阿小》里,两个儿时认识的小伙伴,都叫阿小,但是生活的轨迹和最终的命运却相差千里 。一个从小就家境殷实,并且很快就被父亲移民到香港;另外一位则是沉默寡言,相当叛逆 。可是故事的就结果却是,移民香港的阿小,因为父亲的不幸,很早就失去了最坚强的依靠,并且在香港受到当地小孩子的嘲讽,整个生活都陷入了不幸当中,最终成为一名香港最底层,生活不顺意的市民;而另外一位阿小,也成为了父亲所要求成为的渔民,但是每天可以骑着摩托开心的在海边飞奔,有着一栋小洋房,娶了媳妇,很快就有了孩子,也算其乐融融 。世界就是如此的奇妙,你猜得到开始,却不一定知道终点会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