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和词中的“中平中仄仄平平”是什么意思?( 三 )


我是复旦大学附属高中的文科生 。
这个问题我来替你解答 。
古诗中词中讲究平仄押韵 。
尤其是在对偶这一手法上更是讲究平仄押韵 。
除了词性相对 。
词音押韵意外另一大重要的条件就是平仄押韵 。
“平仄”指的一般是句尾的两字押韵 。
“平”代表的是第二声,“仄”代表的是第四声,一般来说在古体诗中无论是律诗还是绝句,上句和下句都是第二声和第四声 。
(当然上句第二声下句第一声的情况也很普遍,这里不作细谈 。
)一般来说上句第四声下句第二声的情况会比较常见 。
也就是“仄平”的押韵 。
举个例子吧 。
杜甫在《登高》的颈联中写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我们就以这句为例,来简单的说一下平仄押韵的关系 。
我们看上句的尾字“客”是“仄”调,下句的尾字“台”是“平”调 。
这就是典型的仄平押韵 。
两字码字不易 。
望采纳!
古诗的平仄是怎么样的?最好能帮我区分下什么是平什么是仄 。
平仄声是在四声基础上,笼统地把四声分成两类,故而产生“平仄” 。
古音和今音的对照,大概是这样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
古音和今音的对照,大概是这样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
具体来讲讲四声 。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
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 。
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 。
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 。
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