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运河的诗

隋朝大运河的诗
皮日休《汴河怀古》
其一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
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胡增《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
宗元鼎《炀帝冢》:帝业兴亡是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
李敬方《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
关于运河的诗词有什么?1、《堤上偶成》年代: 清 作者: 乾隆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
2、《夏早奉诏余杭疏决归上封事》年代: 宋 作者: 程公许桑林忱祷极焦劳,奉诏宽刑辍省曹 。
玉食不怡先损己,璇穹何忍尚屯膏 。
运河今乃通车辙,眢井谁能举桔槔 。
饱食太他心自愧,封章不隔九天高 。
3、《枫桥》年代: 宋 作者: 汤仲友出城才七里,地僻罕曾守 。
孤塔临官路,三门背运河 。
钟鸣惊宿鸟,墙矮入渔歌 。
醉里看题壁,如今张继多 。
4、《归舟大雪中入运河,过万家湖》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雪漫水面淡模糊,酿出羔儿酒一壶 。
已被膻腴翳醽醁,更添牛乳点春酥 。
销金帐下有此否,药玉船中不用酤 。
忽见琼缸清彻底,蒲萄一色万家湖 。
5、《京口运河上》年代: 宋 作者: 张蕴荒荒永岸水如沟,翁仲无言立上头 。
日日餫稍衔尾去,东南民力尚支不 。
关于大运河的诗

赞美运河的诗 自编 不超过三十个字 有关京杭大运河的诗句 1.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
2.汴水(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
3.李利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
4.七绝大运河(作者:冰雪红豆)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
秋水缠绵,牵动河畔漫步的游子,拾得小诗 。
5.红楼诗词:桃叶渡怀古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
6.《堤上偶成》 ——清·乾隆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
关于“大运河”的诗词都有哪些? 1、《汴河怀古其一》作者: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
2、《汴水》作者:皮日休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
3、《汴河怀古其二》作者:皮日休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
4、《桃叶渡怀古》红楼诗词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
5、《七绝 大运河》作者:冰雪红豆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
1、《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组诗作品 。
第一首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所杀的历史事实以及对唐王朝的警示 。
2、唐代诗人 。
邵阳(今属湖南)人 。
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 。
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 。
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 。
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 。
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
3、第二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反面设难,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 。
全诗立意新奇,议论精辟,不失为唐代怀古诗中的佳品 。
4、这首诗借用晋人王献之与其妾桃叶,渡口分手时,献之作《桃叶歌》相赠,桃叶以《团扇歌》作答之风流韵事,寓意名人雅士之聚散离合 。
表达了一种惆怅、哀怨的情绪 。
这同荣国府后来败落时种种生离死别的情景有共同之处 。
5、大运河(Grand Canal)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