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水晶的诗句有哪些?

1.《山亭夏日》
年代:唐 作者: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2.《玉阶怨》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3.《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 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
湖光倒影浸山青,
水晶楼下欲三更 。
雾柳暗时云度月,
露荷翻处水流萤,
萧萧散发到天明 。
4.《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料峭东风翠幕惊 。云何不饮对公荣 。水晶盘莹玉鳞赪 。 
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颜未称五年兄 。翰林子墨主人卿 。
5.《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 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 。湖光倒影浸山青 。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 。萧萧散发到天明 。
6.《西江月·北客开眉乐岁》
年代:宋 作者: 范成大
北客开眉乐岁,东君著意华年 。
遮风藏雨晚云天 。应怕杏梢红浅 。 
不惜灯前放夜,从教雪后留寒 。
水晶帘箔万花钿 。听彻南楼晓箭 。

形容水晶的诗句 1.《山亭夏日》年代:唐 作者: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2.《玉阶怨》年代:唐 作者: 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3.《浣溪沙》年代:宋 作者: 张元干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
4.《浣溪沙》年代:宋 作者: 苏轼料峭东风翠幕惊 。
云何不饮对公荣 。
水晶盘莹玉鳞赪 。
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颜未称五年兄 。
翰林子墨主人卿 。
5.《浣溪沙》年代:宋 作者: 张元干山绕平湖波撼城 。
湖光倒影浸山青 。
水晶楼下欲三更 。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 。
萧萧散发到天明 。
6.《西江月·北客开眉乐岁》年代:宋 作者: 范成大北客开眉乐岁,东君著意华年 。
遮风藏雨晚云天 。
应怕杏梢红浅 。
不惜灯前放夜,从教雪后留寒 。
水晶帘箔万花钿 。
听彻南楼晓箭 。
描写水晶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水晶的诗句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 等量红缕贯晶荧,尽道匀圆别未胜. 凿断玉潭盈尺水,琢成金地两条冰. 轮时只恐星侵佛,挂处常疑露滴僧. 几度夜深寻不着,琉璃为殿月为灯.
赞美水晶的词语,描写水晶的 据东海圣时水晶博物馆专家介绍:古往今来,人们出于对水晶这种玉石的珍爱,曾赋予它一串极富美感的雅称 。
一个古称,一则典故,一种美誉,一段异趣 。
1、水中之玉 。
中国最古老的称法叫水玉,意谓似水之玉,又说是 “ 千年之冰所化 ”。
唐代诗人温庭筠《题李处士幽居》写道:“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 ” 。
水玉一词最早频繁出于《山海经》:“ 又东三百里,日堂庭之山 …… 多水玉 ”;“ 丹山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 ”;“ 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 ” 。
司马相如《上林赋》曰: “ 水玉磊河 ”。
水晶得名水玉,古人是看重 “ 其莹如水,其坚如玉 ” 的质地 。
2、水碧 。
《山海经》中,水晶又被称作水碧: “ 又南三百里,日耿山,无草木,多水碧 ” ,郭璞注: “ 亦水玉类 ” 。
这种称谓常被文人所引用,晋代郭景纯《璞江赋》道: “ 瑰,水碧潜 ”。
水晶又有人称它叫玉瑛 。
《符瑞图》载“ 美石似玉,水精谓之玉瑛也 。
”3、水精 。
水晶为何称为水精?《广雅》有巧解:“ 水之精灵也 ”;李时珍则说:“ 莹洁晶光,如水之精英 ” 。
细加考究,此称还蕴含浓厚的宗教意味呢!水精一名,最初见于佛书,后汉支曜翻译的《具光明定意经》说:“ 其所行道,色如水精 ”。
4、佛家七宝 。
在安世高翻译的阿那邸化《七子经》中,水精被列为四大宝崐藏之一,支娄迦谶译成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称,水精为七宝之一 。
佛家弟子确信,水晶会闪射神奇的灵光,可普度众生 。
于是水晶被尊崇为菩萨石 。
《谈苑》说:“ 嘉州峨眉山有菩萨石,形六棱而锐首,色莹而明澈,若泰山狼牙上饶水晶之类 ”。
5、石英 。
《广雅》称水晶叫石英,色白如莹者又叫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