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的传说|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与民间习俗

二月二的传说(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与民间习俗)二月二的传说|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与民间习俗



q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与民间习俗


在我的家乡垣曲东原,一直流行有“二月二,龙抬头的”传统风俗 。东原人还把这一天,当作一个辞旧迎新、时来运转的吉祥日 。也就是说“龙”在他们的心中享有极高的地位,它不但含有祥瑞之意,还能作为风调雨顺的主宰者 。东原人还把“龙抬头”作为春回百思特网大地,人间万物结束冬眠、渐渐苏醒,万物生发的开始,也是庄稼人精神焕发,昂首挺胸,扬眉吐气,大闹春耕生产的开始 。
“二月二,龙抬头”,流传着很多民间习俗和“规矩”,几千年来,这些老传统和规矩,眼下虽说有点衰退,可它在东原人的心中,仍然具有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是东原上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句民谚 。在我们东原人的意识中,天上的龙王会在每年的二月初二抬头,也就是说从这天开起,雨水逐渐增多,万物苏醒 。因此,二月初二,东原人也把它称作“春龙节” 。
“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与节令的关系也颇为密切 。每当进入二月前后,就进入了“惊蛰”这个节令,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蛇、蚯蚓等冬眠动物开始苏醒 。据说龙的形象就是以蛇、蚯蚓等动物的形象为蓝本,经过夸张和联想创作出来的,再加上龙又象征天子 。因为天子代表吉祥,主宰风雨,于是就诞生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
在我们东原这块,“二月二,龙抬头” 。这一天,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爆玉米花” 。这个“爆玉米花”,的缘故,是唐朝女皇武则天不小心触犯了玉帝,玉帝龙颜大怒,下令三年不许给凡间下雨 。
第二年,天气大旱,遍地一片赤白,天下苍生,饥饿号寒 。掌管天河的玉龙,见天下的苍生实在可怜,便暗地里下了一场大雨,玉帝知道此事后,用一座大山压住玉龙作为惩罚,并说要想玉龙得救,必须“金豆开花” 。到了次年二月初二这天,凡间的子民百姓忽然发现自家的玉米黄灿灿的,简直就是一颗颗金豆,于是将其炒开了花 。天下的子民百姓每家每户都爆玉米花,并把它作为贡品敬献给玉帝 。玉帝见此情景,便释放了玉龙,让他官复原职,继续掌管兴云布雨之事 。从那之后,二月初二“爆玉米花”的习俗便在民间流行开来 。
说完了“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下面再说一说,流传在我们东原民间的八大“规矩” 。


一,剃头——“龙抬头”(二月二)理发,福星高照
在我们东原,有一个禁忌——正月不剃头,有民谣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也就是说正月里剃头会给自己的亲舅舅带来灾难,轻者破财受伤,重者性命难保 。所以人们纷纷赶在腊月的除夕前必须剃头,一直到农历的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剃头 。这天剃头,能沾点“龙抬头”带来的好运 。为此几千年来流传在东原人心里的传说:“这天剃头会使人吉祥如意,福星高照 。
二,妇女不做女红——避免做针线刺伤龙眼
民间认为,二月初二这天,做事要处处小心,妇女不能做针线活,不能动刀剪,因为“二月二”,要抬头的苍龙会在上空观望天下,这一天,妇女若动针线,碰刀剪,便会刺伤龙眼 。刺伤龙眼,天上的玉龙就不能准时布云施雨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每个庄稼人所盼望的,所以,每个庄户人家,都不想伤害龙的眼睛,给民间带来灾难 。
三,敲财——敲打门枕、门框,期望财源滚滚而来
在我小的时候,听老年人说,“二月二”有敲财的习俗 。也就是说,当天吃过晚饭,家里的爷爷、奶奶就要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木棍,去敲打门枕、门框,边敲打边唱道:“二月二,敲门枕,金子银子百思特网往家滚 。二月二,敲门框,金子银子往家扛 。”小时候和我同龄的小伙伴们也拿着棍子跑到大街上或胡同里敲打比赛,看谁敲得花样多,唱的内容精彩,以求当年财源滚滚而来 。
二月二的传说|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与民间习俗



四,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二月二的五更时分,引龙回
民谚说:“二月初二,谓之龙抬头 。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泉边为起点开始抛撒石灰白道,引入家中房内,祈祷龙神以求今百思特网年吉祥发财,好运连连 。引入家中地上的石灰白线,当天千万不能扫除,如果扫除恐惊了龙的眼睛,就会冲散了当年的吉祥和财运 。”有了“引龙回”这句农谚,小时候的我,每逢二月初二的早晨,都会看到,母亲早早起床,洗刷完毕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个小桶,里面装上石灰,到水泉边抛撒石灰,然后一条白线引到家中,以屋内墙根和灶房的墙角为终点 。石灰线看起来好像弯弯曲曲的龙蜿蜒入室,总之,撒石灰的主要目的是预示吉祥发财 。祈盼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