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怎么写?( 四 )


我想要的应该是精彩纷呈的哈姆雷特 。
反思这堂课 , 没有正确处理好课堂上的老师引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是症结所在 。像这样的课堂能不能放任自流?该如何理解学生能悟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我觉得老师还是应该学会在课堂上寻找矛盾、挑起矛盾 。这给我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考问题: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了 , 老师是不是就放心地把课堂交出去了呢?在分组读、议的过程中 , 教师该提出怎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讨论更深入 , 以至于能够尽兴呢?这就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 教师的指导作用应怎样发挥才能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不会降低任务水平 , 真正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呢?这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作更进一步的探索 。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怎么写?


《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 , 我认真地读了三遍 , 还没有一点教学的思路 , 我的兴趣点集中在“进化论”和“胚胎发育规律”上 , 总是想着:小时候关于飞行的梦是不是真的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鸟”有关?母腹中的胎儿怎样再现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于是我从网上查找了胎儿发育过程的相关资料 , 阅读了进化论的相关内容 。再次阅读课文 , 作者童年天真可爱、爱寻根究底的形象跃然纸上 , 我发现课文的语言是那么幽默 , 那么富有童趣 , 那么 , 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过程会是怎样的呢?我叫了班上好、中、差三位学生阅读课文 , 他们觉得这篇文章不好理解 , 同时又和我一样 , 对“胚胎发育规律”和“进化论”等问题充满了疑惑与好奇 。于是我思考 , 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 怎样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 , 感受作者童年的形象 , 怎样把课文的理解与语言的感悟融为一体?最后 , 我决定按照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以“发现”为线索 , 引导学生质疑提问 , 主动探究 , 养成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 同时 , 通过课外知识的补充阅读 , 满足学生兴趣 , 初步了解进化论的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以“形象”感悟为线索 , 引导学生欣赏课外的语言 , 体会费奥多罗夫童年天真可爱的形象 , 享受童年发现的快乐 。
由于教学时“以学路定教路” , 满足学生的兴趣 , 遵循了学生阅读的规律 , 所以 , 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