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的特点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
1、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
2、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
如在塑造卖炭翁时,他只用“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一个活脱脱的苍桑老炭翁形象便跃然而出 。白居易的讽谕诗多为叙事诗,在叙事时,他常要发议论,评价所述之事,以显其志 。
3、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是白居易讽谕诗的又一特色 。
白居易的语言通俗平易,这是与他平易浅切、明畅通俗的诗风紧密相联系的 。
4、白诗文字浅显,很少用典故和古奥的词句,还特别喜欢提炼民间口语、俗语入诗 。

【白居易诗的特点】

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谕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白居易的诗的特点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1、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
2、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
如在塑造卖炭翁时,他只用“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一个活脱脱的苍桑老炭翁形象便跃然而出 。
白居易的讽谕诗多为叙事诗,在叙事时,他常要发议论,评价所述之事,以显其志 。
3、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是白居易讽谕诗的又一特色 。
白居易的语言通俗平易,这是与他平易浅切、明畅通俗的诗风紧密相联系的 。
4、白诗文字浅显,很少用典故和古奥的词句,还特别喜欢提炼民间口语、俗语入诗 。
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谕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白居易诗的特点

急!急!急!:白居易,他的诗有何特点???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 《问刘十九》《买花》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
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 。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 。
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 。
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
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 。
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 。
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 。
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 。
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辞质而径”——辞句质朴,表达直率; “言直而切”——直书其事,切近事理; “事核而实”——内容真实,有案可稽; “体顺而肆”——文字流畅,易于吟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