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忧伤意境的诗有哪些?

1、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姜夔《念奴娇》
出处:姜夔 《念奴娇》: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
赏析:宋代词人周邦彦是钱塘人,写下"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暮遮》)的名句 。姜夔的这首咏荷词,也同样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那里有冰清玉洁的美人,有人们寻找的清香幽韵的梦……从这首《念奴娇》词的小序知道,姜夔曾多次与友人倘徉于江南荷塘景色之中,因感其"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而有是作 。
描写忧伤意境的诗有哪些?

2、 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万俟咏《长相思》
出处:长相思(二首)

一声声,一更更 。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
梦难成,恨难平 。
不道愁人不喜听,
空阶滴到明
山 驿
短长亭,古今情 。
楼外凉蟾一晕生,
雨余秋更清 。
暮云平,暮山横 。
几叶秋声和雁声,
行人不要听 。
赏析:词的上片,“一声声”见雨之稠密,“一更更”见雨不断绝,而失眠者侧耳倾听、长夜难熬的意态就暗示出来了 。“窗外芭蕉 ”因雨击声而显其存在,又写出雨声之响亮呼应“声声”字 ;“窗里灯”点“夜”,体现“更更”意。写“灯”写“芭蕉”,俱是写雨之影响 。“ 此时无限情”亦因雨而兴发了“ 梦难成”,本来就愁苦,那堪风雨助人凄凉,平生心事一时百端交集,故觉“恨难平” 。这雨不管“愁人”喜听也罢,“不喜听”也罢,只是下个不停,“空阶滴到明” 。阶无人曰“空”,强调空,也是突出离人寂寞孤苦之感 。
3、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
出处: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
赏析: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词人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 。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 。在寂静的夜晚,树叶纷纷飘坠在香砌之上,沙沙声响,不言秋而知秋 。落叶声轻而细碎,然而词人仅凭耳朵就能将这些轻细的声音听出来,说明词人的内心极度孤寂,也反衬了夜的宁静 。“寒声碎”不仅说明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 。由沙沙作响而感知落叶声,由落叶而感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感知寒意 。这个“寒”字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了秋夜寒寂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下片抒写词人长夜不寐,无法排遣忧愁别恨的情景和心态 。因思念的人儿不见,词人只好借酒浇愁,可“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愁到深处,已是肠断,酒也无法来麻醉,酒尚未饮下,已先化作了眼泪 。比起入肠化泪,更进一层,足见词人愁思之厚重,情意之凄切 。浓浓的愁苦,本已侵扰着离人,可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与室外月明如昼两相映衬,自然更添凄凉,倍加酸楚,使人无法入睡,因而只能斜靠枕头,寂然凝思,黯然神伤 。“谙尽孤眠滋味”中的“谙尽”与上片的“年年”遥相呼应,再次说明愁绪由来已久,因此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 。总之,词的下片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层层递进,反复咏叹,语直情真,悲凉凄切 。
描写忧伤意境的诗有哪些?


求带“晓”字的诗词,要意境比较美的,多多益善 【晓风残月】白衣长发清湖独舞清晨凉亭垂柳依人初见情定翩翩公子十字路口向左向右如约河畔坠落深处情到何时无悔无怨错爱空灵如梦无痕胭脂寂寞厮守天涯晓风残月凄美浪漫 【春晓】春眠不觉晓晨露,空闻春啼鸟一夜风雨老梦尽,花落知多少江南烟雨断千桥流年一窗昏晓
描写忧伤意境的诗有哪些?

中国最有意境的古诗词是哪句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