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诗词的美有哪些?( 二 )


本文不打算从哲学上分析美的本质,仅打算在对一些诗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诗歌审美的可操作性的观点 。
一、 诗歌之美的来源:诗歌的美,是整体的美,很难把各种来源割裂开来 。
但具体分析,诗歌之美绝大多数缘于以下几个部分:1、 意象之美 。
以意象达情、表义是诗歌的常用手法 。
古往今来,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我们眼前展现了纷繁复杂、无穷远尽的意象 。
有雄壮的,“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有深沉开阔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以动感取胜的,“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有以静取胜的,“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有意象纷呈的,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有朦胧深致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有阴涩晦暗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有凄惨激越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以怪为美的,“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有主体鲜明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幽怨悲苦的,“满地黄花堆积 。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有纤细柔弱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意象多种多样,很难作出无所不包的统计 。
塑造意象第一贵鲜明,即写物能抓住其关键特点,作到传神而生动,写人物能抓住其最典型的神态,直入其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如在目前 。
如写猪“明日钢刀犹未扰,今朝锦梦莫相违”,写猴“褐尾方藏双股下,红臀已跃从人前”,写女孩的娇嗔“巧嗔忽来风打水,雷霆乍去鸟依人”,写自己“仰天大笑出门去”;第二贵深遂,即深沉博大,或意境开阔,或引人深思,或体现作者深层情感,古人这方面的句子很多,不举例了;第三贵自然,即使意象繁复,也应举重若轻 。
写意象有几戒,一戒为写意象而写意象,如李贺,以《箜篌引》为例,同是写音乐,与乐天的《琵琶行》题裁相同,也多用意象,而李贺的全是纯空乱想,故与乐天相差甚远 。
前人讥之为诗鬼,盖其多说鬼话之故 。
与其相仿的是韩愈 。
因此,诗至韩愈李贺,诗格已近卑下 。
二戒敷衍,才力不济,一句诗容不下好多意象,可以少写一些,而不要勉强对付,如“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细柳织金梭”之类 。
第三戒意象为于单薄,如“月渡露中,照见小瓶色淡红”之类,有些妖气,除了这点妖气就什么也没有了,有人论之为有灵气,推为上作,此不知诗者也 。
第四戒为意象不自然,如嘘堂的几首咏雨诗,人再无聊也不会用镜子照雨 。
再如碰壁的“偶然忆及中肠事,正握杯时手一斜”也是如此,不典型 。
2、 字面之美 。
诗歌是语言艺术,文字美形式美也是一个主要的美感来源 。
字面之美主要包括:(1) 文字的雅致 。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对于诗歌尤其如此 。
打油诗也有意义深遂,内容充实的,但终不入大雅之堂者,文字太不雅致了 。
需要着重指出的,有几种文字是应避免的:第一是文白混杂,如碰壁的“倩谁来收拾汝冰凉骨”,虚堂的“遥远欧伦巴,善护尔之首”,不伦不类,不象个样子;第二是生造词汇,胡乱搭配,如碰壁的“古蟋”“纤鲤”;第三是晦涩不通,如虚堂的“夜灯白欲腐”;第四是故作恶心语,如虚堂的“如肮脏内衣”;第五类是粗豪,如“大将出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地动三山铁臂摇”“乌蒙磅礴走泥丸”“野夫路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之类;第六类是为用典而用典,这类太多了,不举例了;第七类是炼字太过或才力...
有没有好的古诗词,形容情感的,美的!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ì | 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pǐ)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