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教学反思如何写?( 四 )


不足之处:
本节课时间比较紧,拓展部分没能按计划让学生进行写作与点评 。
可以再用半节课,抽查学生的写作情况 。

《琥珀》教学反思如何写?


《琥珀》是德国作家柏吉尔写的一篇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 。作者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发挥充分合理的想象,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从而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科学价值 。
课的开始,我出示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琥珀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让他们观察琥珀的特点,进而导入课文 。
本节课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探究 。
第一步:自己独立学习时出示三个问题:
1、这块护坡有什么特点和价值?
2、琥珀的形成经历哪两个阶段?需要哪些条件?
3、课文中哪些是想象的,哪些是真实的?提示学生找一找、划一划、理一理描写琥珀形成过程的关键重要的句段,进行概括、批注 。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10分钟 。
第二步:让学生在小组中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困难,总结琥珀形成的条件 。
同学们很快找出了条件并发现作者在描写这个故事的时候用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写作手法 。
第三步:全班汇报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补充、完善 。
不足:由于前面复习环节用时较多,导致后边的“当堂积累”任务未能在课内落实 。
措施:要合理分配时间,争取当堂任务当堂解决 。

《琥珀》教学反思如何写?


《琥珀》教学反思
《琥珀》是一篇阅读课文 。阅读课的任务和讲读课的任务是不相同的 。一般地说,讲读课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知本课语文基本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阅读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在讲读课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半独立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显然,这两类课文的任务是有差异的 。因此,其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 。
一、紧扣“半独立地理解”进行教学
所谓“半独立地理解”,就是教学时既不是老师包办代替,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语文基本功,自主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文字 。要使学生的“半独立地理解”能有成效,首先就要把预习引进课堂 。预习这个环节很重要,没有预习,就谈不上“半独立地理解” 。这篇教案设计,其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预习课文,并检查预习的效果,看看学生在预习中是否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 。理解这篇课文内容的关键是:(1)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2)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 。学生在预习中能理解了这两个问题,也就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达到了预习的效果 。预习及检查预习效果之后,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理解语言文字 。这一教学过程,学生也是在“半独立地理解中进行 。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教师点拨,学生讨论 。而教师点拨的方式是设疑启发 。例如,要学生理解“约摸”一词时,徐教师是这样点拨:“‘约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万年前要用上‘约摸’这个词?”经过设疑启发,通过讨论,学生对“约摸”的含意就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