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反思怎么写?(11)


出示每种动物尾巴的时候给幼儿讲讲尾巴的用处 。
师:“魔法盒里还有啥,让我再来摸摸她”,幼儿继续摸出动物的身子 。
咦?这是谁啊?它怎么了?(引出尾巴没有了)它的尾巴去哪了?我们来帮它找找吧!(让幼儿自己去帮各种动物找到尾巴,把它们连起来)
最后出示壁虎的尾巴:咦?这是谁的尾巴呀?它的身子去哪了?(课前把壁虎的身子藏好)咱们来帮它找找吧!这时放故事《神奇的尾巴》
三、欣赏故事:
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啊?
2、它们发生的什么事?
3、它们的尾巴断了怎么办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新的尾巴,蚯蚓的尾巴断了,可以长成新的蚯蚓)
【活动延伸】
游戏《揪尾巴》
动物的尾巴可真神奇,现在我们也来变成小动物,一起来玩揪尾巴的游戏吧!
教学反思
1在生活中,可以扩展幼儿对动物尾巴的认识和了解 。启发幼儿积极探索 。
2在 讲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时还应该讲清楚一些 。

《比尾巴》教学反思怎么写?


进入识字阶段已经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了,对于识字教学的思考,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听取了各位老师前辈们的建议,一直以来,在识字上均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 。基本上都是在初读环节中,当孩子进行初读反馈、逐段读好课文后,我再提取该部分课文里出现的生字,正音,记形,逐个识记 。
通过教学实践,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1、识字不够有侧重,几乎是字字落实,用力均匀 。2、尽管听取了师傅和陈老师等几位前辈的探讨,初步得知了随文识字的基本操作步骤,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初读后还是“正音、记形、运用”一股脑儿同时进行,没有分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个人认为,这也可以算是没有侧重的体现吧 。3、识字教学花费时间较长,一般都要花费一个课时的时间来进行这一环节 。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识字兴趣似乎也不能很好的调动起来 。在最近的教学中,我也常常反思我的识字教学环节,力求能逐渐改善我的教学行为,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上《比尾巴》这篇课文之前,我对该课的生字进行了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十分有趣的文章,里面的主角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朋友 。而本课要求识记的12个生字中,有近一半的生字与小动物有关,藏在这几个小动物的名字里面 。根据这一特点,我舍弃了一直以来沿用的“初读检查时识记生字”的操作,将这几个生字放在了初读之前,与导入环节进行有机结合 。
在导入时,我创设了一个小动物在森林王国里参加比赛的情境,然后,有目的、有侧重的逐个请出这些带有生字的参赛小动物,“邀请”的方式也十分与众不同—— “猜谜语”,利用这一方式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 。同时每请出一位动物朋友,便出示该动物的图片,就让孩子们记一记这一新朋友的名字,目的也就是对本字进行识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