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资料( 三 )


在古文字阶段,尤其是小篆以前,汉字随体诘屈,自然物象的形式以一种相对直观的方式存留于汉字的表象 。这种特点,易于使人们在阅读时同时产生对自然万象美的联想,从而有可能越过文字字义而直接进入对形式美的欣赏、玩味,并反过来生发出在书写中表现自然美的要求 。
四、书为心画
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这句话,本是用来描述文章意义的,但后来却成为关于书法与人的关系命题的经典论述 。刘熙载<书概>说:“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 。”把它上升为对整个书法艺术审美本质的一种界定 。
艺术是人的创造 。书法与其他一切艺术一样,必然反映创作主体的心智、性情、修养乃至技术能力等方面的特征 。早在汉代后期书法的艺术性质初步被社会所承认的时候,赵壹就已经指出这一点:“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 。心有疏密,手有巧拙 。书之好丑,在心与手 。”传为锺繇所作的<笔法>说得更加简洁:“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 。”
书法历史历程简介
中国书法的历史和中国文字使用的历史一样悠久 。自从甲骨文发明以来,中国书法的字体经历了由
篆书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产生了数量众多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这些书法家和书法作品构成了中国书法的深厚传统 。中国书法在古代已经是一门成熟的艺术,有丰富、完整、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很多理论著作是书法家艺术实践的总结,极大地影响了后人的书法学习和创作 。
先秦
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一般认为中国书法的历史最早可以溯源到汉字的起源时期 。原始汉字的面貌和形成时期没有确切的证据被发现,而目前发现的汉字最早的成熟形态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保留有部分象形文字色彩的汉字形态,从十九世纪末人们发现甲骨文到现在已经有超过15万片的甲骨出土 。甲骨文开始成为人们艺术欣赏的对象,并从这些甲骨上发现了中国书法的元素:汉字书写的结体、布局等等 。
商、周两个朝代,青铜器得到普遍地使用 。一些青铜器上还铭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后人称为金文 。由于铭刻有文字的青铜器的大多是钟和鼎,金文也称为钟鼎文 。这些铭刻于钟鼎上的文字,大多是记述当时天子、诸王侯、贵族的祭祀典礼、狩猎、征战、诏命、封赐等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 。
一般认为金文是继甲骨文之后的主要汉字形态,较早期的金文保存了很多和甲骨文风格相近的特点,后来则渐渐拉开距离,越来越具有独立的风格特征 。也有人认为金文有自身独立的起源,而且它起源的时代甚至比甲骨文更早,只是由于周朝人“事鬼敬事而远之”(《礼记表记》),主要用来占问鬼神的甲骨文不像商朝那样受到重视,所以导致了甲骨文的衰落和金文的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