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17)


课文的亮点在于狐狸和乌鸦的对话 。把对话读好了,读出感情了 。对文章的理解也就随之了然于胸了 。
我整堂课都围绕着狐狸“狡猾”和乌鸦“爱听奉承话”这个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爱听奉承话就容易上当受骗这一教学中心 。
课文的结尾处:“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课文没有写乌鸦被骗了肉后是怎样的,留给学生想象空间 。教学时,我抓住这一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乌鸦被骗后,它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下次又遇到这样的事情,它会怎么做呢?请你续编这个故事 。” 引导学想象,有的学生说虽然乌鸦明白了不能轻信别人的好话,但下次又受骗上当了;有的说乌鸦吸取了教训,认真分析,不轻易上当了 。这样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在思考时、表达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
课堂是“练兵场”,然而课外也不可忽视 。
课余,我又向学生介绍了其他一些童话小故事,我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即使一遍不懂,多读,总有“读透”的一天 。我告诉学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会读,会说,会用,便是“读书”的精华所在 。

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


这篇课文是则寓言,采用的是拟人化的写法,学生喜欢读,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 。
《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和经过,即4至7自然段,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和句子,让学生深入理解 。
第4自然段,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的话,“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您好,亲爱的乌鸦 。’”是狐狸装出一副笑脸,向乌鸦表示问候,在这句话中,“您”、“亲爱的”这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词句的含义,我又设计了一句话:“狐狸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你好,乌鸦’ 。”用小黑板将这句话写出来,让学生读读,思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一句更好?为什么?”通过读和比较,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到狐狸是假装笑脸,对乌鸦表示亲热,实际上是想骗到那片肉 。这样讲解,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教学就有深度,学生学会了如何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对课文的认识也必然深刻 。
通过对狐狸的语言分析,可以看出狐狸心里的想法:想方设法骗取乌鸦嘴里的肉;通过对乌鸦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乌鸦心里的想法:愿听好话,虚荣心强 。所以,我多次设计了“狐狸、乌鸦是怎么想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寻找想象思维的训练点 。如:“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心里会怎么想的?”“乌鸦听到狐狸问候它的孩子,会怎么想?”“乌鸦听到狐狸赞美它的羽毛漂亮,唱歌动听,它是怎么想的?”等,并启发学生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大胆地说 。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强化了读的训练 。而且在训练中注意了训练的层次性和广泛性 。另外采用启发学生丰富想象,大胆说话的方法,使学生人人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足够的量的训练 。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对课文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过程,因此就达到了发展语言与智力,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教学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