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见情感( 三 )


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 。
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先生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先生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
从本诗体现出鲁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对黑社会主义者进行全面的打击 。
作者曾说:“对于这样一位巨人作全面的歌颂,那是很难下笔的 。
我只是概括地从他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在他死后人民热烈纪念他这两点上来表现他的伟大 。
”“为了加强、突出主题的意义,丰富这篇短诗的内容,通篇用了对比的表现方法,题目不写做纪念鲁迅先生而叫做‘有的人’ 。

古诗词常见情感

诗歌表现的情感有哪些? 诗歌表现的情感以伤感的居多,如离愁别绪、思乡情结、世事更迭、物是人非、闺怨情思、国仇家恨、怀才不遇等;也有乐观的,如佳节宴聚、军旅捷报、情人相会、旅游踏青等 。
常用以下词表达:寂寞、哀愁、超脱、凄清、感伤、婉约、思念、忧愁、孤独、失落、愉悦、激昂、奔放、豁达、激愤、恬淡、闲适等 。
古代诗词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诗句有哪些 一般解释 意象:料想,猜想 。
具体解释 1. 想象 。
《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
” 唐 李商隐 《杂纂》:“意想:冬月著碧 衣,似寒;夏月见红,似热 。
” 2. 料想 。
参见“ 意想不到 ” 。
在古诗中 一般是指诗人看到某些事物、景物,从而联想到别的什么事,从而进一步抒发诗人的 情感;从表达手法上说,是借景抒情,借物言志 。
举例说明(有点多)1、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
2、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
桃花:象征美人 。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