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备古诗75首古诗接龙( 四 )


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与修养,滋养心灵,以增强人文底蕴,提高综合素质 。
三、激发兴趣,探究方法1、古诗文与日常工作结合激发兴趣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背诵古诗文对学生而言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要使学生有兴趣坚持下去,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为他们创设古诗文诵读的时间、空间,完善各项措施 。
l 定时间 。
我利用一个晨读时间定为新诗介绍,每周五下午辅导班为交流欣赏,每课课前两分钟、每个中午都有十分钟的集体诵读 。
学生在久而久之中逐步形成争先竞背的好习惯 。
l 造氛围 。
班级人手至少一本《中华经典诵读本》;黑板一角开辟“每周一诗”,午间练字内容选择名诗名句……让学生处处都能见到古诗文,读背古诗文,在耳濡目染中保持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
2、加强方法指导,保证诵读质量开展古诗文诵读绝不能放任自流,要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灵活多样,帮学生巧背 。
“三分诗,七分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
德国学者克司和伊瑟尔的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本身如果不经过阅读理解,就没有任何意义,就永远成为没有生命的,死的语言材料,只有依靠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地挖掘,才能实现文本意义的发生 。
有人说:“朗读如同赋予作品以生命,更能使人感受 。
l 熟读成诵法 。
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
要多鼓励,不要强迫” 。
可采取激将法、争章法、小组夺魁、建立班级诵读明星榜等等 。
辅导孩子们“诵”出味道来,而不是一味地背诵 。
碰到学生发音不准确,就亲自给学生做示范,交给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
读多了,自然成诵 。
形成积累,逐步养成整体感悟的能力 。
l 联系扩充法 。
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 。
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可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 。
”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
”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
”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
低年级小学生对诗歌的鉴赏应达到什么水平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重视背诵日常的语文教学是学到诗歌讲诗歌,考到诗歌讲诗歌,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 。
不能引导学生真正的热爱诗歌,也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
长期坚持背诵诗歌就像长期吃饭,营养会一点一滴补充身体 。
所以在诗歌教学的时候重视诗歌背诵,在其他单元可以弱化诗歌背诵但不能停止诗歌背诵 。
诗歌教学的时候可能是每天背诵一首诗,不再是个教学单元,我们可以一星期背诵一首诗或者一星期背诵一个诗歌名句也行,总之不能停止诗歌的背诵学习 。
再者,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
长期的诵读有助学生培养语感,熟悉古典文化,积累丰富的认知经验,对学过的知识不自觉加以运用,养成触类旁通思考的习惯 。
二、积累古典诗歌意象的含义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态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
以折柳表惜别 。
以蝉喻品行高洁 。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
以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 。
以梅花代表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的形象 。
以松象征坚贞高洁 。
以莲代表爱情 。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
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
以鹧鸪鸟表达离愁别绪 。
鸿雁代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
意象的含义是理解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正确把握诗歌意象的含义就找到了通往理解诗歌的光明大道,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这把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