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仪诗句 越多越好( 三 )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 。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
译文: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 。
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
3: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
译文:对于道德、才能胜于己者,要亲近和尊敬他,畏服并爱戴他 。
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不可只知其优点,而不知其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不可只知其缺点,而不知其优点 。
自己有了积蓄,要分给贫穷的人 。
居安思危,能够及时改变处境 。
面对财物,不可苟且据有;面对危急,不可苟且逃避 。
在小事上争讼,不可求胜;分配财物,不可求多 。
对自己不懂的事情不可装懂,对自己已经搞懂的东西,回答别人时,要归功于师友,不可据为自己的发明 。
4: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 。
译文:至于坐的样子,要像祭祀时的尸那样端重;立的样子,要像斋戒时的人那般恭敬 。
礼节要顺应事之所宜,出使要顺应当地的风俗 。
5: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
译文:一个人(如果)知书达礼那么他就是安全顺遂的,否则就会有危险不顺遂 。
所以说,知书达礼的人,(我们)不能不向他学习 。
...
中国是礼仪之邦,体现在哪里?大致表现有如下几点: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 。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 。
“庆”就是赏赐 。
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
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
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 。
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 。

【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仪诗句 越多越好】

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 。
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 。
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 。
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 。
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 。
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 。
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 。
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 。
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 。
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
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 。
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