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古镇导游词怎么写?( 二 )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对这个字库塔有了一定了解吧,现在大家可以拍照作为纪念,之后我们将欣赏下一个景点 。
谢谢评委老师,我的景点讲解完毕 。

水磨古镇导游词怎么写?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为大家讲解川西旅游景点,水磨古镇 。现在开始我的景点讲解 。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有着“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之称的水磨古镇 。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距离成都约70公里 。据记载,商代就有部落在此聚居,而且都很长寿,被称为"老人村" 。后因当地人利用寿溪河水推动石质器具加工粮食,远近闻名,故改名水磨至今 。在这里我们将游览明代的古戏台万年台,清代的大夫第,及名称取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春风阁;将沿着禅寿老街去品尝飘香的水磨老腊肉,鲜嫩的豆花,还有九大碗的流水席 。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古镇入口了 。大家右手边这个建筑叫做羌碉,其高10米左右,雄伟气派,大气磅礴,是羌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也是整个羌城的标志性建筑 。
羌语称碉楼为“邓笼” 。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 。羌碉是用石片和黄泥土筑成,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羌碉的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形式有四角、六角、八角等 。千百年来,羌先民为了避免战乱,世代迁徙,碉楼成了他们防御的建筑 。碉的下面几层用来驻兵和堆放粮食,最高一层用来观察敌情和施放烟幕 。一般在羌聚居地,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碉楼 。连接起几百里间的村村寨寨,一旦发现敌情,马上点燃碉上的烟幕,很快就把战争的信息传到百里之外 。羌碉的独到之处不在于其御敌的功能,而在于修建时不绘图,不用吊线,不用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而建筑却能稳固牢靠,经久不衰 。比如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
不单如此,碉楼还发挥着便于取水的作用 。泉水自雪山上而来,从地下暗道通向各家各户,所有的地下水道相连,走在很多地方都能听见脚下汩汩的流水声 。平时给山寨的人们带来生活生产用水的极大方便 。
作为羌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羌碉蕴含了羌的千年历史与建筑文化,凝结了羌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使羌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战乱纷争中得以传承 。
好了,关于羌碉的话题我们就先讲到这里 。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前行,去探寻这个被誉为“云朵中的民族”的古老羌都有着什么样的风土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