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古镇导游词怎么写?( 四 )


水磨古镇位于汶川县东南部,距成都70公里,面积88.44平方公里,是汶川第二大镇,总人口2万余人,是一个藏、羌、回、汉多民族聚居地 。今天我们将依次游览大夫第、万年台、字塔库、照壁、和谐广场、羌城等景点 。整个行程大约3个小时,中午12点我们将在正门口集合 。在游览途中,请大家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不要触摸白石,同时,也请朋友们爱护这里的环境卫生 。据史料记载,商代这里就有部落在此聚居,而且都很长寿,被称为"老人村",有“长寿之乡”的美誉 。后因当地人利用寿溪河水推动石质器具加工粮食,远近闻名,故改名水磨至今 。“谷口莺啼细竹,洞门犬吠桃花 。驻世何须丹灶,仙风吹长灵芽 。”明代诗人郭庄对古镇的美景作了最好的描述 。5.12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的“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更是别具特色 。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俨然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属于国家级4A旅游风景区 。
游客们,现在屹立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古镇一大标志性建筑——字库塔 。字库塔又名惜字宫a、敬字亭、焚字炉等,据史料记载字库塔出现于唐宋时期,兴盛于明清,这里的字库塔起初建于清代,20世纪90年代损毁,地震恢复后根据考古调查按照原样进行修复的 。字库塔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废弃字纸的建筑,高约9米,塔身为纯洁的白色,并有精美的浮雕 。造型美观,典雅大方 。中间有一小方孔,字纸就是从这里投进去的 。
大家想想看,古人为什么要将废弃的字纸放到专门修建的塔中焚烧呢?这就是我国古代“惜字如金”、“敬天惜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的'产物 。古代,读书人废弃的字纸是不能随意丢弃的 。有民间传说,糟蹋字纸会生疮害病、瞎眼睛、受到惩罚等 。所以用过的字纸或者废书,都要统一收集起来,放到一个地方集中焚烧 。而且,焚烧字纸可是一件郑重的事,不但有专职人员,而且还要举行特殊的仪式并且建有专门的场所和设施 。过去有些老百姓还会组织“惜字会”人们义务上街收集字纸,有的地方的政府、大富人家或者祠庙宫观出资雇人收集,充分体现了古人对文字的恭敬,对文化的尊重 。
此外,字库的兴起还有科举考试有关 。古人要想进入“公务员”行列,只能通过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 。由尊重读书人,进而演变为对文字的崇拜也就顺理成章了,字库塔也逐渐成为文字和文化的载体 。虽然,现在眼前的字库塔不在像古代那样用来焚烧字纸,但它屹立在这里,时时刻刻都警醒着我们要爱惜文字,尊敬文字 。字库塔与周围环境交相辉映,俨然一副美丽的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