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思春的诗句( 三 )


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前人、今人诗词中也屡屡涉及 。
盛唐孟浩然《春晓》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是舒适的,酣恬沉睡的诗人不知拂晓已到,是处处啼鸟声惊醒了诗人 。
春天清晨的勃勃生机透过“啼鸟声”显露出来 。
醒来后,诗人立即想起昨夜的风雨,于是便关心有多少花瓣被催落 。
诗人听闻啼鸟声的欣喜,对落花的关心,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
这首五言绝句着重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春晓之际的舒适甜畅,语意缓缓,对“花落”的担忧也是淡淡而来,渐见深情的 。
晚唐韩偓将这一番诗意改用问句表达,《懒起》说:“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
”对落花投以更多的关注,但“侧卧”的从容姿势说明诗人的心情并不那么紧张迫切 。
与李清照同时的大词人周邦彦也有过类似的艺术构思,其《六丑》说:“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
”吐辞典雅的词人,将落花比拟作“楚宫倾国”般的美人,语意又婉转一层 。
李清照的词显然直接从韩偓作品中变化而来 。
这种被他人反复表述过的诗意,李清照出之以全新的构思 。
对话的双方身份明确了,反衬的作用更加明显 。
“绿肥红瘦”的比拟,令人耳目一新 。
小词用语浅近平白,语意却深沉含蓄,表现了花季少女的朦胧淡约愁思 。
宋人对这首词就非常赏识,《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说:“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 。
小词云:(词略),‘绿肥红瘦’,此语甚新 。
”《藏一话腴》甲集卷一则说:“李易安工造语,如《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 。
” 《如梦令》2 李清照有《如梦令》词,描述自己少女时代的生活,是最好的文献资料 。
词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这里的“溪亭”、“藕花”、“鸥鹭”都是泛指,是李清照某次出游时的所见所闻 。
这时,李清照应该已经来到汴京父亲的身边,歌词所写的是汴京周围某处的景色 。
这首词记载了李清照自在浪漫的闺中少女生活 。
词写自己由于醉酒贪玩而高兴忘归,最后误入“藕花深处” 。
由于不期而来的划船赶路少女,却把已经栖息下来的“一滩鸥鹭”吓得四下飞起 。
小词的笔调极其轻松、欢快、活跃,语言朴素、自然、流畅 。
令人诧异的是一位大家闺秀,居然可以外出尽兴游玩到天色昏黑,而且喝得酩酊大醉,以致“不辨归路”,“误入藕花深处” 。
迷路之后,没有迷途的惊慌,没有归家惟恐父母责怪的惧怕,反而又兴致勃勃地发现了“鸥鹭”惊起后的另一幅色彩鲜明、生机昂然的画面,欢乐的气氛洋溢始终 。
这样自由放纵的生活对少女李清照来说显然并不陌生,也是充分地获得父母家长许可的 。
否则,只要一次严厉的责骂,美好的经历就可能化作痛苦的记忆 。
这首词显示出少女李清照的任性、真率、大胆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这样的作为及个性与李格非自由的家教、家庭环境的宽松密切相关 。
春思 唐贾至 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崔护 评论 五月水边柳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
郑谷 评论 柳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
詹敦仁 评论 柳堤诗 种稻三十顷,种柳百馀株 。
稻可供饘粥,柳可爨庖厨 。
息耒柳阴下,读书稻田隅 。
以乐尧舜道,同是耕莘夫 。
柳宗元 评论 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
李商隐 评论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 春咏敢轻裁,衔辞入半杯 。
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 。
寡和真徒尔,殷忧动即来 。
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 。
韩偓 评论 柳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
施肩吾 评论 杂曲歌辞·杨柳枝 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 。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
王勃 评论 长柳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