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实习报告范文有没有?( 四 )


在实习过程中 , 也发现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 。我国政府为推进法治建设而进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动 , 取得了很大成就 。人们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都有了很大的 提高 。但是在普法的深度与广度上还有一些不足 。比如有些时候 , 人们对有些法律条文是知道的 , 但却不知道如何适用它 , 以至于触犯法律;有时候人们对两个以上 不同法律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不明白 , 不知道该适用哪一部法律 , 有一个案件就是这样的 , 被告人原是某村会计 , 后来在改选中落选 , 这样一些会计帐簿、会计凭证需 要移交 , 但是他一直认为《会计法》是规定的要等帐目清算后再移交 , 所以就坚持不交出 , 结果被以隐匿会计帐簿、会计凭证罪逮捕 。这一个案例就说明我们的普法 活动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 要深入实际 , 真真正正的让人们了解法律、法规的含义 。并在这个基础上 , 逐步确立人们对法律的信仰 , 确立法律神圣地位 , 只有这样法治 建设才有希望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 , 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 的匮乏 ,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 , 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 , 茫然不知所措 , 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 。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 , 一旦接触到实际 , 才发现自己知道 的是多么少 , 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这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 。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 , 就是我们的法学教育和实践的确是有一段距离的 。法学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 法学需要理论的指导 , 但是法学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 。所以 , 我们的法学教育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 , 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 式 , 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 以课堂为主题 , 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 , 以暑期实践为主要时间 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 , 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 。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青少年犯罪 。在实习中所接触的案件中 , 有很大一部 分案件的被告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 , 甚至有两个犯有抢劫罪的被告人是八七年的 。不考虑被告人家庭和自身因素 , 从社会大环境来说 , 我觉得社会也有一些责任 的 。从八十年代初改革开始到八十年代末 , 这是一个重大变革的时期 。这一段时间对精神文明建设有些放松 , 也就是说 , 有些犯罪人在童年时期就有可能已经沾染上 了一些不良习气 。所以说 , 教育从娃娃抓起 , 不能只是一个口号 , 要真正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