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第二学期期末家长会的发言稿怎么写?

幼儿园2010年—2011年第二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我代表班里三位老师及所有的小朋友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感谢及欢迎!不需要用多少华丽的词语,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
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李老师孩子们都叫我lily老师,另一位教师是刘老师 。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由我和刘老师两人共同担任 。另一位李老师主要负责孩子们的日常保育工作 。
下面由我来介绍一下班级情况:本班现在共有35名幼儿,男孩有23人,女孩有12人,本班的新生就有21人,所以在本学期里无法马上进行教学,但现在幼儿情绪已经基本稳定,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为2~3岁.多数处在学前教育前期,而这一阶段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因为正是从这时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走入幼儿园,过起集体生活.那么,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会有哪些心理上的变化呢?由于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这个变化和扩大,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变化,有精神环境上的变化、物质环境上的变化、社会角色上的变化 。比如精神上的变化:因为现在的幼儿在家中大都享受421教育方式,独享家长的爱,可是到了幼儿园是许多小朋友同时分享一个老师或两个教师的爱,所以他会不满足,出现"失落感",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在家中他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父母或爷爷奶奶就会马上送来 。可是到了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以及幼儿园为小朋友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所以他可能要等待 。第三个变化:在家中没有同龄人,可到了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对他们来讲,这也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决定了幼儿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而适应的关键,在于使幼儿与教师、幼儿园、小朋友之间建立感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感情.孩子一旦感到老师象妈妈一样可亲,新的集体生活就不再是可怕的,而是急具吸引力的了.否则,孩子可能根本不愿到幼儿园来,即使来了,也不愉快,甚至变的胆小、固执,或者焦躁、神经质、不和群.那么,为什么说建立感情就容易适应集体生活呢?这是因为小班幼儿的第一个显著的心理特征--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
举个小例子:本来小朋友早上来的时候情绪很好,可刚好当天有的孩子,舍不得离开家长哭了, 其他幼儿也会莫名其妙的哭起来,而这时作为家长就应该配合老师,放心把幼儿交给老师,赶紧离开幼儿 。而我们老师就会想办法抱他、哄他 。做为家长都很担心等下会不会哭闹不停,其实,我们都很爱每一个幼儿,做为老师我们会想尽一切好办法来哄他们 。给他们爱,让他们感到老师会向爸爸、妈妈一样爱他们的 。我们知道家长都很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幼儿第一次上幼儿园哭闹,不适应怎么办?年幼的孩子从家里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们将会采取以下措施,以尽快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我们会尊重幼儿的一些生活习惯,让他们将这些习惯带到园中,尽量在幼儿园创设与家庭相似的生活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