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虚字又有复字的诗句( 四 )


但作者没有接连描写 , 用“燕子”二句穿插 , 伤感的调子中注入疏朗的气氛 。
絮飞花落 , 最易撩人愁绪 。
这一“又”字 , 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 , 非止一次 。
伤春之感 , 惜春之情 , 见于言外 。
这是道地的婉约风格 。
相传苏轼谪居惠州时曾命妾妇朝云歌此词 。
朝云歌喉将啭 , 却已泪满衣襟 。
“墙里秋千墙外道” , 自然是指上面所说的那个“绿水人家” 。
由于绿水之内 , 环以高墙 , 所以墙外行人只能听到墙内荡秋千人的笑声 , 却见不到芳踪 , 所以说 , “墙外行人 , 墙里佳人笑” 。
不难想象 , 此刻发出笑声的佳人正欢快地荡着秋千 。
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 。
作者只写佳人的笑声 , 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 , 则全部隐藏起来 , 让读者随行人一起去想象 , 想象一个墙里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
可以说 , 一堵围墙 , 挡住了视线 , 却挡不住青春的美 , 也挡不住人们对青春美的向往 。
这种写法 , 可谓绝顶高明 , 用“隐”来激发想象 , 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 。
同样是写女性 , 苏东坡一洗“花间派”的“绮怨”之风 , 情景生动而不流于艳 , 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轻 , 难能可贵 。
从“墙里秋千墙外道”直至结尾 , 词意流走 , 一气呵成 。
修辞上用的是“顶真格” , 即过片第二句的句首“墙外” , 紧接第一句句末的“墙外道” , 第四句句首的“笑” , 紧接前一句句末的“笑” , 滚滚向前 , 不可遏止 。
按词律 , 《蝶恋花》本为双叠 , 上下阕各四仄韵 , 字数相同 , 节奏相等 。
东坡此词 , 前后感情色彩不同节奏有异 , 实是作者文思畅达 , 信笔直书 , 突破了词律 。
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 , 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
例如上片结尾二句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 , 强自振奋 。
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现实中 , 词人屡遭迁谪 , 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 。
上片侧重哀情 , 下片侧重欢乐 , 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 。
而“多情却被无情恼” , 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 , 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 。
佳人洒下一片笑声 , 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 , 空自多情 。
词人虽然写的是情 , 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
江南暮春的景色中 , 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 , 一个多情的故事 , 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 , 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
http://www.cnease.cn/simple/?t7940.html
关于牵挂的古诗词 关于牵挂的古诗一、原文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 , 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
二、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 , 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 , 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 , 进入了梦乡 。
夜深了 , 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
今夜 , 明月当空 , 人们都在赏月 , 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三、注释⑴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 , 即中秋夜 。
杜郎中 , 名杜元颖 。
⑵中庭:即庭中 , 庭院中 。
⑶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
⑷鸦:鸦雀 。
⑸冷露:秋天的露水 。
⑹尽:都 。
⑺秋思:秋天的情思 , 这里指怀人的思绪四、鉴赏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 。
在民俗中 , 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 。
诗人望月兴叹 , 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 , 很有创造性 , 甚至更耐人回味 。
“中庭地白树栖鸦” , 明写赏月环境 , 暗写人物情态 , 精炼而含蓄 。
这句如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 , 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 , 予人以难忘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