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诗词( 九 )


作者着力写周瑜其目的全在于凭吊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难酬的郁闷愁苦的情怀 。
周瑜年轻有为 , 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 而自己年近半百 , 功业无成却又遭贬 。
如此之磨难自然会哀愁的 。
他也只有借古来自我排遣了 。
故国神游 , 多情应笑我 , 早生华发——此句表达了作者极其矛盾和苦闷的心情 。
面对大好河山 , 缅怀周瑜少年得志 , 又深受孙权信赖 , 年轻时便建功立业 , 而自己虽有抱负 , 但有志难伸 , 毫无作为 , 相比之下 , 无限感慨 。
心情由激昂奋发转入消极苦闷 。
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结尾句 , 一方面表现出作者消极悲观的情绪 , 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反映 。
在封建社会里一旦人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 , 却常常用达观来解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
作者也不例外 。
同时也应看到另一面 , 那就是还不失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 。
下阙着重写人 , 借对周瑜的仰慕 , 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
【疑难指津】 《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 , 文采风流 , 江山美人兼得 , 春风得意 , 且有儒将风度 , 指挥若定 , 胆略非凡 , 气概豪迈。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既有聪明能干的一面 , 又有狭隘嫉妒的一面 , 且无“羽扇纶巾” 儒将风度 。
两部作品对同一人物的刻划各有其妙 , 且都已深入人心 。
不必追究谁更接近历史真实 。
但一定要理解 , 苏轼词中如此刻划周瑜、赞颂周瑜 , 意在怀古伤今 , 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
参考资料:http://www.lxyz.net/xk/yw/wyw/lang12/lang1212.htm
爱国古诗词,并说明理由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 , 心中自不平 。
牙璋辞凤阙 , 铁骑绕龙城 。
雪暗凋旗画 , 风多杂鼓声 。
宁为百夫长 , 胜做一书生 。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 , 朔云边月满西山 。
更催飞将追骄虏 , 莫谴沙场匹马还 。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 , 凭阑处、潇潇雨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 , 壮同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 空悲切 。
靖康耻 , 犹未雪;臣子憾 , 何时灭 。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
朝天阙 。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 , 波涛如怒 , 山河表里潼关路 。
望西都 , 意踌蹰 , 伤心秦汉经行处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 。
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 ,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 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 。
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 , 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 无论怎样改朝换代 , 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
全曲可分三层: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 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 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 ,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 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 , 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 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
“望西都 , 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
“西都”即长安 ,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 , 它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 , 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 。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 便是这由盛到衰过程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