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处暑的古诗( 三 )


以物喻人,从”雪”,”旄”体现出辽东老将在边塞驻军的时间之久,”夜夜看”体现老将的思乡之情整诗有一种幽幽的悲伤之情令人不禁潸然落泪卫象,大历间江南诗人,官侍御 。
诗二首 。
他的资料很少,不好意思
很多人搞不清诗人贵谷子先生是当代诗人还是古代圣贤,有知道的解惑...报 秋 (宗 璞)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 。
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
真真的怎么得了!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 。
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被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
据说花瓣可以入药 。
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 。
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 。
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 。
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 。
”我们常这样自嘲 。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
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 。
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 。
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
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 。
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 。
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 。
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 。
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 。
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 。
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 。
怪谁呢,很难回答 。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 。
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
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使得逍遥 。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 。
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
报秋》的艺术手法赏析《报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
对比的运用是这篇文章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 。
(评)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
(叙)这是第一比 。
这层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
(析)报秋的玉簪花不择环境,具的极强的生命力,总是保持洁净,秋季来临,花开灿烂,芳香浓烈,坦然“报秋”;而“我”却总处在“懒洋洋”的精神状态中,在人生的“收获”之秋“两手空空”,只有“不安和焦虑” 。
(叙)这是第二比 。
这一层对比既是对时光易逝而自己一事无成的惋惜,又是对人生该有所作为的期待 。
(析)朱敦儒对生活的态度是“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析)而作者却从玉簪花的身上悟出“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要主动地“领取生活”,(叙)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
(析)这是第三比 。
这一比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指出了处在完全不同于朱敦儒所处时代与环境的人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
(析)以上三层对比,层层推进 。
作者正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结构文章,彰显主旨 。
(评)试析《报秋》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报秋》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清晰地显露出作者的心路历程 。
我们了解了这一历程,也就触摸到了文章的主题 。
这一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玉簪花的开放,让先生感觉到时光飞逝,先是“一惊,随即怅然”;其次是玉簪花顽强的生命力,给先生以强烈的感受,尤其是此花“不要人照料”,“不挑地方,不拣土壤”,“随便种种”,就“蓬勃生长”,花香浓郁,而先生在这一、两年中,却“总在不安和焦虑中”;最后是兄长寄词,让先生感悟到“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要心中领取,便是逍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