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题1道( 四 )


语文古诗文怎么答题(一) 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
鉴赏怀古咏史诗要注意的几点: 1、要弄清史实 。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 。
我们在中学历史课、语文课和课外阅读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应该成为我们头脑中历史知识库的宝藏 。
如: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
这一首词再现三国时代的历史风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
2、要体会意图 。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 。
如: 《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作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了诗人感想的媒介了 。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
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
3、要领悟感情 。
怀古咏史,大致上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
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 。
一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
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首以古讽今的杰出之作 。
4、要分析写法 。
怀古咏史诗的写法多样,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 。
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 。
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
(二)边塞征战诗 1、边塞征战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因此首先要注意时代背景: ①盛唐时期: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
如: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
(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
(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②中晚唐时期:虽然诗人们仍保持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
”(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陈陶) ③宋代: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
(范仲淹) 2、把握每首诗歌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每一首征战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不一相同,如:“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 。
”(张说)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 。
而高适、岑参、李益等反映征战诗的各个方面: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 3、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 征战诗所反映的矛盾主要有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
4、把握不同的艺术风格 每一位边塞诗人的艺术风格都很不相同:有的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三、树立典范,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