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怎么写?( 三 )


二、走进李大钊的内心,实现与文本对话 。
当我读完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也被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信心,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亲人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 。我想这是每一位阅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读者都会共鸣的想法 。那么如何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这些呢?这成为了我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李大钊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中抓住“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 。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 。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 。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 。’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等句段引领学生体会李大钊的高尚品质 。
三、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学生去思考,比如“父亲在敌人面前态度严峻,猜测父亲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想一想父亲心里在想什么呢?”等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 。于是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们开始思考 。这些口语表达的设计,即让学生走进了李大钊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又进行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怎么写?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体味人物神态的描写入手,以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索能力,全面发展学生智力 。
教学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让学生自学、讨论、精讲、演练 。如精讲环节,我着重让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 :
1、“小孩家知道什么!”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决”“常”“轻易”“什么时候”展开教学,体会李大钊对工作得极端的负责的工作态度 。体会人物神态描写时,我着重抓住描写李大钊面对敌人沉着、冷静的两句话,品析“惯有”“严峻”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