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反思怎么写?( 五 )



《找规律》教学反思怎么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执教找规律一课时,以学生喜欢的“联欢会”为主线展开教学 。通过“观察联欢会场”——“填入场券”——“参加联欢会节目”(节目是由一些找规律、藏规律等内容组成的游戏活动) 。使学生们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课后,我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索 。
1、重点没有讲透 。在教学找规律的方法时,没有强调规律是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 。只在口头上说:“我发现了红、黄,红、黄这样的规律 。”结果有些学生认为身边的事物只要出现了一次,就是有规律的 。其实可以在教学时,在有规律的每组之间划上虚线,让学生充分理解规律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从而正确学会找规律的方法 。
2、难点没有突破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 。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调整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实现预想好的教学过程参与学习 。因为“以学论教”的课堂相对于“以教论学”的课堂,有了许多的不确定性,教师不能完全按照实现设计好的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调整 。在本课中教师还不善于抓住学生的信息反馈,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 。如检查联欢会入场券时,发现有学生这样做:
●○○●○○●○(●○○●○○●○○)
我并没有马上、仔细分析学生错误原因,只是让别的学生进行纠正 。若及时追问:“他做得对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进而讨论得出:“先要把不完整的规律补充完整,才能接着往下涂 。”这样就会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是一组一组有规律出现的,也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所以,在课堂中教师的随堂机智显德尤为重要,而隐藏在随堂机智背后的恰恰是教师的观念和专业素养 。教师即使做旁观者,也应该是积极的旁观者 。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再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
苏霍姆林斯墓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极深带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如何适应并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在《找规律》这节课教学中我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前,大胆的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促进课堂教育效果显著提高 。而且这节课我充分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