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入门|免费学书法视频教程大全( 二 )


最后还有一个执笔部位的问题 。一支毛笔,手指捏在什么部位才是合理的呢?这没有绝对的答案 。一般的原则是:写小字及楷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下:写大字或行、草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上一些,这样笔锋运转幅度大,笔法流转灵活 。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种执笔法:五指法 。据说系唐代书法家陆希声所创,他以五个字分别说明五个手指在执笔时所起的作用 。五个字为;擫、押、钩、格、抵 。
(擫)用来说明大拇指的作用 。以大拇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左侧 。
(押)用来说明食指的作用 。以食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右侧,与拇指相对夹住笔杆 。
(钩)用来说明中指的作用 。中指靠在食指下方,第一关节弯曲为钩,钩住笔管外部 。
(格)用来说明无名指的作用 。无名指紧贴笔杆,把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防止笔杆歪斜 。
(抵)说明小指的作用 。抵是垫托的意思,指小指垫托在无名指的下面,以增加无名指“格”的力量 。
毛笔书法入门|免费学书法视频教程大全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 。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 。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 。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
一、 起笔规律:点、带、转
适百思特网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3 —1) 。(如看不见全图,可对图双击查看)
毛笔书法入门|免费学书法视频教程大全



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 。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 。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
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 。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 。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 。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 。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 。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转动笔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像跷跷板一样,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 。
以上只是以横为例说明起笔点、带、转的规律,其它笔画起笔可类推 。至于横、竖、撇、提、捺五个最基本笔画的起笔点、带、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看表和(图3 —2) 。
毛笔书法入门|免费学书法视频教程大全



毛笔书法入门|免费学书法视频教程大全



二、行笔规律:中锋铺毫
起笔三步完成后,紧接着中锋铺毫行笔,在行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笔锋指向与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同时要求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央,随着手腕的运动,笔杆可以倒向笔锋所指方向(不能往运笔方向也不能往笔画两边倒,否则会造成拖锋或偏锋),笔杆倾倒幅度越大,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越大,笔毫克服阻力前进,写出的笔画自然就有力度美(见图3 —3) 。
毛笔书法入门|免费学书法视频教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