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名言!(古代经典哲学名言1( 三 )


译文:《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
译文: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
译文: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 。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
6、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
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
7、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
译文: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
译文: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
译文: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 。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 。

【哲学名言!(古代经典哲学名言1】

译文:五光十色,有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看不清丑恶;优美的顺音,有时会令人听不百思特网到忠言;美味佳肴十分爽口,有时会令人品尝不了疾苦;骑马游猎,有时会让人性情放纵;有时一些稀有珍贵的物品会让人图谋不轨 。
11、宠辱若惊 。
【出处】《道德经》第十三章 。
译文: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要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重视起来,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和机遇,而不得意或沮丧 。
12、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
【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 。
译文: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才能公正豁达,能公正豁达才能天下归从,百思特网天下归从才能符合自然 。符合自然才能符合大道,符合大道才能长治久安,终身没有危险 。
1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
【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 。
译文:必须让百姓的思想行为有所规范,保持纯洁朴实心态,减少私心杂欲 。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
1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章 。
译文:大家都认为惧怕的东西,你也不得不害怕 。
1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