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的诗词有哪些?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这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 。
顺治皂帝所写这首《归山词》原无标点符号,一直以毛笔楷书体写在善财洞(五台山)上院正殿的山墙上 。“文化大革命”中这首归山词随着善财洞上院的被毁而消失,如今又被人补写在了山墙上 。
康熙皂帝第一次朝台(五台山)时,在菩萨顶(五台山)听见一位喇嘛吟诵这首词,一问系痴真喇嘛所写 。据那位喇嘛所讲痴真年龄及长相,康熙认定痴真即是父皇顺治,后来在善财洞发现了书写于山墙上的这首归山(五台山)词,即令随从拓印下来带回京城,孝庄文太皇太后从字体上认定,确系顺治所书 。参考资料:http://www.wu-tai-shan.com/html/fujiaowenhua/fujiaolishi/20070808/1190.html

有没有歌颂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诗词? 宠冠后宫的红颜知己魂归西天,给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痴情天子福临留下了无穷的哀恋和回忆 。
为了彰显董鄂氏的贤德、美言、嘉行,福临命大学士金之俊撰写董鄂氏传,又令内阁学士胡兆龙、王熙编写董鄂氏语录 。
福临亲自动笔,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孝献皇后行状》,以大顺治追悼董鄂妃的《御制哀册》、《御制行状》量的具体实例,展现了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贤德,洋洋达四千言,内容十分丰富 。
孝敬母后 。
“事皇太后,奉养甚至 。
伺颜色如子女;左右趋走,无异女侍” 。
“自非后(《行状》中的后即董鄂氏)在侧,不乐也” 。
“凡出入,必偕” 。
顺治帝的诗词有哪些?

大彻大悟的诗词 生我之前我是谁?生我之后我是谁?古佛拈花方一笑,痴人说梦已三生 。
良田万倾,日食一升 。
广厦千间,夜眠八尺 。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
惧法朝朝乐,期公日日忧 。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
《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登乐游原》杜牧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王士祯的诗句: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
是什么意思?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大意为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该诗句出自清代王士禛的《将至桐城》 。
原文: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
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
译文: 临溪的小路似乎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我刚好翻过桐城和舒城交界的北峡关 。
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 。
将家书托付给黄耳灵犬,思乡的心由白鹇鸟带回故乡 。
眼前就是龙眠居士李公麟所描绘的龙眠山水,我能否仿效前贤归隐此地,终老斯乡 。
扩展资料: 作品特色 《将至桐城》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五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
《将至桐城》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 。
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象九首绝句 。
这是它整齐的一面 。
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 。
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将至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