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朗诵有那些形式??( 二 )


朗诵
1、朗诵的概况
朗诵艺术有一个基本的概况 。它是一门新兴的艺术 , 虽然历史悠久 , 但是中间中断了很长时间 。它源于口头传诵 , 认真算起来 , 也就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2、朗诵和朗读的区别和联系
有相同之处 , 有不同之处 。因使用的范围各不相同 , 而要求也有不同 。朗诵 , 要求声音清晰、响亮 , 需要洪亮的嗓音来表达 。朗诵比朗读的要求更高一些 。朗诵要对作品的中心思想有理解 , 要和作者有强烈的共鸣 , 这是语言再创造的前提 。而女性受生理条件制约 , 要求柔美一些 。
3、朗诵的要求
朗诵是一门绘声绘色的语言艺术
朗诵要有规范的语言的基本功 。要求口齿清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 
朗诵要能够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 , 内心的事项要与作品和作者相同 , 必须要求内心所想到和看到的内心视像 , 能够有原始情景的再现和再有 。
朗诵应该都是接近生活的艺术语言 , 而不要盲目地模仿腔调 。
朗诵还要求有美感。
举例说明:
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来讲解 。此作品的思想是要热情赞扬祖国的壮丽河山 , 说明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 。作品比较大气 , 也相对比较好念。
北国风光 , 千里冰封 ,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 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 看红装素裹 ,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 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惜秦皇汉武 ,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 成吉思汗 ,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
首先要理解了作品 , 然后再加上感觉和处理 , 就可以表现出大气和气势来 。注意嗓音、用气、语言的理解、轻重缓急、停顿等朗诵的表达技巧的充分运用 。
理解了以后就可以自己任意的选用各种技巧 。比如:有的朋友喜欢在韵脚“飘”“滔滔”“高”等字上用古韵 , 前面用现代的朗诵手法 , 而尾音加上古韵的拖音处理 , 显得更有意韵 。自“江山”句以后可以节奏快点 。而“弓”字要鼻音重些 。最后一句对“往”字梢加强调。当然 , 每个人的理解和处理不同 , 朗诵方法不同 。
再举例:《周总理 你在哪里》 。
这篇作品属于著名的抒情诗 , 和刚才的主席诗词风格不同 , 那么朗诵时的表现方式也就不同 。这篇作品的感情把握要深情一些 。
“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可知道/你的人民想念你/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重音强调)处理可以虚拟一点 , 太实了反而不好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处理较轻) 。
所以说 , 各种诗的朗诵方法也有不同 。需要分别对待 , 分别做细致地分析 。首先要看体裁和内容 , 这些抓住了 , 然后才决定声调和方式怎样来表达。
再比方说:《猴子吃西瓜的故事》
听故事的对象是孩子 , 那么朗诵的方式又有不同了 。(示范)
“今天 , 我找到了一个大西瓜 , 我们怎么吃呢?我想 , 你们是全知道的 。”
比方:《艳阳天》的处理就不能跟巴金的《日出》一样 。而要用评书的方式 , 用舞台演出的方式 , 用夸张的手法来演绎 。“话说:这天 , 只见太阳啊——小王庄的人都来听村长说事”这还带有北方说相声的方式。
另外还要看每个人不同的体会来定朗诵基本的调子 。所以说:抓住题材和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脑子要清晰 , 不要拿来就读 。
第三部分:朗诵中的常见问题
1、先讲重音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
重音又分词的重音、语法的重音、感情的重音 。要强调的词或者词组 , 我们称为重音 。
重音又有双音节重音 。比如:嘟囔、萝卜 , 这是重轻格式 。还有一些联合词:如受用、 困难、名字 , 还有:老鼠 , 都是重轻格式 。再比如打听、打算、益处、妙处 , 都是重轻格式
还有一种中重格式: 黄花、绿叶、大学、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