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与春天有关的古诗( 三 )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时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
33 浣溪沙—— 苏轼(宋)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
牛衣古柳卖黄瓜 。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敲门试问野人家 。
查找与春天有关的古诗

关于春天的古诗及注释 杜审言 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
【注解】: 1、和:指用诗应答 。
2、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 。
3、淑气:和暖的天气 。
4、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
【韵译】: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 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 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 晴朗的阳光下绿苹颜色转深 。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 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
【评析】: ??因物感兴,即景生情 。
诗人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 。
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 。
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 。
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 。
??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 。
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
回答者: 水漫灵山 - 榜眼 十二级 2-14 15:08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注 解】 选自《白氏长庆集》 。
钱塘湖,及杭州西湖 。
1、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 。
2、贾亭:即贾公亭 。
人称“贾亭”或“贾公亭” 。
该亭至唐代末年 。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
初:副词,刚刚 。
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
(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
)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 。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
暖树:指向阳的树木 。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
啄:衔取 。
燕子衔泥筑巢 。
(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
侧重禽鸟 。
) 5、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 。
渐:副词,渐渐的 。
欲:副词,将要,就要 。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
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 。
才能:刚够上 。
没:遮没,盖没 。
(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
侧重花草 。
) 6、行不足:百游不厌 。
阴:同“荫” 。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
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
【译文】 行走在西湖边,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 。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
繁茂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
描写南疆春色的古诗 草的古诗句:一、作品原文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二、白话译文赋得古原草送别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
三、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 。
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
四、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