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七 )


” 《如梦令》2 李清照有《如梦令》词 , 描述自己少女时代的生活 , 是最好的文献资料 。
词云: 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 , 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
这里的“溪亭”、“藕花”、“鸥鹭”都是泛指 , 是李清照某次出游时的所见所闻 。
这时 , 李清照应该已经来到汴京父亲的身边 , 歌词所写的是汴京周围某处的景色 。
这首词记载了李清照自在浪漫的闺中少女生活 。
词写自己由于醉酒贪玩而高兴忘归 , 最后误入“藕花深处” 。
由于不期而来的划船赶路少女 , 却把已经栖息下来的“一滩鸥鹭”吓得四下飞起 。
小词的笔调极其轻松、欢快、活跃 , 语言朴素、自然、流畅 。
令人诧异的是一位大家闺秀 , 居然可以外出尽兴游玩到天色昏黑 , 而且喝得酩酊大醉 , 以致“不辨归路” , “误入藕花深处” 。
迷路之后 , 没有迷途的惊慌 , 没有归家惟恐父母责怪的惧怕 , 反而又兴致勃勃地发现了“鸥鹭”惊起后的另一幅色彩鲜明、生机昂然的画面 , 欢乐的气氛洋溢始终 。
这样自由放纵的生活对少女李清照来说显然并不陌生 , 也是充分地获得父母家长许可的 。
否则 , 只要一次严厉的责骂 , 美好的经历就可能化作痛苦的记忆 。
这首词显示出少女李清照的任性、真率、大胆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 这样的作为及个性与李格非自由的家教、家庭环境的宽松密切相关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 轻解罗裳 , 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 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 , 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 才下眉头 , 却上心头 。
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卷中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过一段记载:“易安结缡未久 , 明诚即负笈远游 , 易安殊不忍别 , 觅锦帕 , 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
”今人王仲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则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 , 两家俱在东京 , 明诚正为太学生 , 无负笈远游事 。
此则所云 , 显非事实 。
”(第25页)王说甚是 。
这首词肯定不会写于新婚后不久 。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 , 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 , 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屏居山东青州 , 一直到李清照34岁左右 , 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 , 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 , 这首词应该作于这...
醉花阴的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 , 瑞脑消金兽 。
佳节又重阳 , 玉枕纱厨 , 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 , 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消魂 , 帘卷西风 , 人比黄花瘦 。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 , 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
早年 , 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 。
作为闺阁中的妇女 , 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 , 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 , 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 , 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 , 也毫无例外 。
因此 , 相对说来 , 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 , 体验也更细腻一些 。
所以 , 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 , 面对.单调的生活 , 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 。
这首词 , 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
从字面上看 , 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 , 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 。
上片写秋凉情景 。
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 。
”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 , 更罩满词人心头 。
“瑞脑消金兽” , 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 , 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 。
次三句从夜间着笔 , 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 。
随之 , 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 , 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