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怎么写?

读《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感
赵家庄小学武鹏霞
我的抽屉里放着一本名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书,书中那流淌的思想,那细致入微的教育经验和养成教育的妙招,让我感到身为教师,身为人母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书中语言简单,道理却很深刻,值得一读再读,一品再品!品读之后有了一些收获: 通过阅读,让我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如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 。一种行为重复21次就会变为习惯动作 。养成教育有许多关键期 。养成教育是一门科学,培养任何一种良好的习惯,都需要科学的方法 。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书中说养成教育的关键期 。所谓教育的“关键期”(也叫关键年龄、最佳年龄、临界期、敏感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 。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成效最大 。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孩子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明显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倍功半的问题,甚至终身难以弥补 。其中所提到的具体关键期如小学
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小学
三、四年级是纪律分化、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现在我正担任着四年级的班主任,也让我在培养学生的习惯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即重视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创新能力 。
- 1 -
今天我就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心得和体会来跟大家进行交流,谈不上什么经验,仅仅是我自己日常工作的一些做法,其中很多都是跟在座的一些老师学的 。
1、对学生提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 。养成教育要序列化,任何一个学生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习惯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底到高这个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 。
2、长抓不懈
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时间 。如果我们用一个月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效果应该会更好 。所以说,“培养习惯重在第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 。我个人认为,前三天是关键,习惯要求讲具体,以后就重在提醒和总结了 。比如针对学生的按时交作业的习惯 。我要求组长每天检查交作业的情况,并做记录 。习惯的明确提出后,我每天都进行对这方面的小结 。一周利用班会课再次进行强调总结 。大约一个月,进行了稳固阶段 。周而复始,学生都能够按时交作业 。
3、树立榜样
有道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首先可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榜样作用 。因为,班干部是一个热爱集体、有朝气、有能力、有威信的积极群体,他们是带动全班学生实现共同目标的骨干,是整个集体活动的中心,树立他们作为班级学生学习的榜样,可以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其次是从优秀学生中树立榜样 。这里的“优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觉得一个学生只要在某一个方面相对突出,就可以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