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官场的诗句( 四 )


这一联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 。
” ??对“千帆”和“万木”的理解,我以为卞氏所言更为有理,我们可以联系刘的另外两首诗来看看 。
??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到元和十年(815),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 。
从朗州回长安后,他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诗云:“紫阳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
”从表面上看,此诗前两句写看花的盛况,并暗赞桃花之繁荣美好,后两句由物及人,关联到自己的境遇,似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叹 。
其实骨子里诗人是将千树桃花当作十年以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 。
他在结句指出: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贵们,也不过是“我”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 。
他的这种轻蔑和讽刺是辛辣的,使他的政敌感到非常难受 。
所以此诗一出,作者和他的战友们便立即受到打击和报复,再度被贬 。
??又过了14年,即大和二年(829),诗人才被召回长安任职 。
诗人《再游玄都观》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
”有意重提旧事,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 。
诗人仍用此法,表面上写玄都观中桃花之盛衰存亡和世事难料的感慨,实则仍以桃花比新贵,种桃道士则指当时打击革新运动的当权者 。
这些人,经过20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因而被他们提拔起来的新贵也就跟着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煊赫声势,让位于另外一些人,正如“桃花净尽菜花开”一样,而桃花之所以净尽,正是“种桃道士归何处”的结果 。
而这时,“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却又回来了 。
对于扼杀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敌,诗人再次投以轻蔑的嘲笑 。
(见沈祖语) ??细细品味,“万木”“千帆”“千树桃”的比喻,对象是一致的 。
只是在两首“桃”诗中作者多了些轻蔑和嘲笑,而在白乐天这位老朋友面前,诗人则敞开肺腑,多了些愤激和沉郁 。
当然 。
刘禹锡始终是傲岸的、豪放的、坚忍不拔的,这在第四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上可以看出来 。
请写出两句表达对失去国土的悲愤心情的古诗词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
——杜甫·《登楼》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翻译 宋史 包拯传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一段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
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
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
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 。
朝廷多施行之 。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
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
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
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
尝曰:”后世子孙仁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