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赏析( 七 )


七律 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 。
每首八行,每句七字 。
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 。
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 。
长征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
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
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
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
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见线路图) 。
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
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
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 。
“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 。
“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
“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
颔联承接“千山” 。
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
“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
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
颈联承接“万水” 。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
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
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 。
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 。
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 。
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 。
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 。
诗...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全文意思 白话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 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
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
⑶难:艰难险阻 。
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