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里所有学过的古诗( 四 )


4.《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进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5.《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 , 只有敬亭山 。
6.《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  白银盘里一青螺.7.《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 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8.《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 子规声里雨如烟 。
乡村四月闲人少 , 才了蚕桑又插田 。
9.《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 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 , 绿蓑衣 , 斜风细雨不须归 。
【小学五年级】1.《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 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2.《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3.《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 , 水一程 , 身向榆关那畔行 , 夜深千帐灯 。
风一更 , 雪一更 , 聒碎乡心梦不成 , 故园无此声 。
4.《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 笛弄晚风三四声 。
归来饱饭黄昏后 , 不脱蓑衣卧月明 。
5.《舟过安仁》 (宋) 扬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 收篙停棹坐船中 。
怪生无雨都张伞 , 不是遮头是使风 。
6.《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 , 溪上青青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 , 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 , 中儿正织鸡笼 。
最喜小儿无赖 , 溪头卧剥莲蓬 。
小学里所有学过的古诗

在小学阶段学过的叙事诗有哪些 小学阶段的??晕 , 那就说一首简单的吧 。
鹿 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注释』鹿柴(chài寨):地名 , 同“鹿砦” , 义为鹿栖息的处所 。
这是王维隐居的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 。
柴 , 通“寨”、“岩” , 即树枝编成的栅栏 。
返景(yǐng影):同“返影” , 即落日返照的阳光 。
苔:一作“莓”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空灵境界的追求和喜爱 , 这也是他隐居辋川中的乐趣之一 。
这首诗的主要特色是充满了绘画的境界 。
首两句写出了山林的幽静 。
后两句写光返深林 , 复照青苔 , 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 。
两者结合 , 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 。
本诗的重要艺术手法是反衬 , 用以突出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即幽寂两字 , 表现在前两句中是“不见人” , 后两句中是“青苔上” 。
前两句 , 诗人目的是写他在山中“不见人” , 因而山只是一座“空”山 。
接着一声“人语响” , 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 , 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 。
这同南朝梁人王籍所写的名句“鸟鸣山更幽”中以鸟的声响来反衬山之幽静是一致的 。
同样 , 后两句中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 , 即突出写“青苔上”的“幽”景 。
但他却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一片漆黑 , 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 , 还照在青苔之上 , 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 , 明者自明 , 幽处自幽 , 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 , 幽处就显得更幽了 。
此诗反映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 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 。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 ,  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 ,  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 ,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  但使愿无违 。
从表面上看 , 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 , 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 , 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
披星戴月 , 侍弄着自己那点儿 , “庄稼” , 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 , 只要将自己放到泥地和作物之中 , 就已身心倍感愉悦了 , 农田那稀疏的庄稼 , 那萎萎的野草 , 那难行的田间小道 , 以及那冰凉爽净的露珠 , 都让诗人有种新鲜刺激的感觉 , 让他欣喜异常 , 这种感觉又是他生命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