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白帆在哪本诗集( 六 )


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 。
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
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 。
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
诗的后半是抒情 。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
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中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 。
有什么含... 望天门山古诗中的千古名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
注释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 。
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
楚江:即长江 。
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
开:劈开,断开 。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
一作“直北” 。
回:回漩,回转 。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
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
出:突出,出现 。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
鉴赏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
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 。
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 。
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
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
”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 。
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
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
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 。
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 。
可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
”“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但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 。
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