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求对联:江南雨巷催诗心。

漠北云天描画意
江南雨巷催诗心
【注】严格讲 , “催诗心”为“三平尾” , 属对联平仄一忌 。
写江南春天风景的诗句 描写江南的诗句很多很多 , 例如:1、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 ,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2、忆江南 ——唐·皇甫松兰烬落 , 屏上暗红蕉 。
闲梦江南梅熟日 , 夜船吹笛雨萧萧 , 人语驿边桥 。
3、忆江南 ——唐·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
弱柳从风疑举袂 , 丛兰裛露似沾巾 , 独坐亦含嚬 。
4、望江南 ——宋·苏东坡春未老 , 风细柳斜斜 。
试上超然台上看 , 半壕春水一城花 , 烟雨暗千家 。
5、双调望江南 寿秋水 ——宋·刘辰翁齐眉举 , 彩侍紫霞记 。
天上九朝岛冉冉 , 尊前一笑玉差差 。
人唱自家词 。
篱下菊 , 醉把一枝枝 。
花水乞君三十斛 , 秋风记我一联诗 。
留着晚香时 。
拜求对联:江南雨巷催诗心。

描写江南美景的文章 知江南 (一) 水秀山清眉远长 , 归来闲倚小阁窗 。
春风不解江南雨 , 笑看雨巷寻客尝 。
(二) 闻听江南是酒乡 , 路上行人欲断肠 。
谁知江南无醉意 , 笑看春风十里香 。
江南好 江南好 , 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似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美江南的诗句 。
晚唐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江南的美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后人也多有赞美江南的诗词 , 如韦庄这样写他对江南的感受: 人人都说江南好 , 游人只合江南老 。
春水碧于天 , 画船听雨眠 。
垆边人似月 , 皓腕凝双雪 。
未老莫还乡 , 还乡须断肠 。
女词人皇甫松则从女性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江南: 闲梦江南梅熟日 ,  夜船吹笛雨潇潇 。
人语驿边桥 。
江南究竟有多好? 有个故事可以说明:南北朝时 , 陈伯之叛梁北逃 , 他的好友丘迟竟以书信相劝 , 信中写到 ,  暮春三月 , 江南草长 , 杂树生花 , 群莺乱飞 。
这句话引发了陈伯之的思乡之情 , 终于回梁 。
以水乡园林为主题的诗歌 。
如芊芊细手 , 托起船儿 , 飘飘摇摇 。
若飘飘青丝 , 卷起浪儿 , 起起伏伏 。
总是那一霎的绿影 , 如梦 , 如诗 , 或许是轻盈 , 或许是晶莹 。
那是一首水乡的歌 , 飘往了月亮 , 环绕着晨星 。
虽不见了骏马奔驰 , 却听到了流水叮叮 。
虽不能一望无垠 , 却可以细细品铭 。
各种优美、有意境的写景片段(小说,散文,古诗……) http://www.duanwenxue.com/sanwen/youmei/ 这里面挺多的 。
很出名的荷塘月色就很好 。
阳关雪中国古代 , 一为文人 , 便无足观 。
文官之显赫 , 在官而不在文 , 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 , 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 。
但是事情又很怪异 , 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 , 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 , 竟能镌刻山河 , 雕镂人心 , 永不漫漶 。
我曾有缘 , 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 , 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 , 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 。
我的周围 , 人头济济 , 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 , 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 。
人们来寻景 , 更来寻诗 。
这些诗 , 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 。
孩子们的想象 , 诚恳而逼真 。
因此 , 这些城 , 这些楼 , 这些寺 , 早在心头自行搭建 。
待到年长 , 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候 , 也就给自己负上了一笔沉重的宿债 , 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 。
为童年 , 为历史 , 为许多无法言传的原因 。
有时候 , 这种焦渴 , 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 , 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