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教学设计怎么写?

【设计思想】
先学后教 , 当堂训练是洋思教学经验的核心 。在讲授《春》一课时 , 应以这一思想为指导 , 从学生的自学讨论和口头训练入手 , 分层设置思考题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 , 学习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 活跃学生的思维 ,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各个学习环节中 , 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 让学生主动的想、主动的说、主动的学、主动的练 , 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 使他们在不断尝试与练习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同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 , 应该把重点放在了整体感知课文、语感的培养和读写结合上 , 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训练 , 突出重点 , 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 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 , 并把它们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写作中去 , 做到学为所用 。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 导入新课 , 出示学习目标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 , 我们都热爱春天 , 向往春天 。这里我用投影给大家展示出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 ,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春天描绘出来吗?(教师多媒体展示)
生:(口头描绘) 。
(学生的口头描述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 同时自然的导入新课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春》 , 体会一下朱自清先生是如何描绘春天的?
板书课题和作者 , 并用投影出示教学目标:
1、学习细致观察、抓特征写景的方法 。
2、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
3、体会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 。
二、学生自学 , 尝试感知与分析
1、教师范读课文 , 同时要求学生体会本文的思路 。
(范读课文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又有助于整体的感知课文 ,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
2、出示第一组尝试题 , 学生初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 理清思路:
⑴全文由几个部分组成?
⑵文中哪些词语最能突出盼?
⑶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⑷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在哪里?
⑸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这一组尝试题 , 能引导学生自学课文 , 整体感知内容 , 并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 。)
3、出示第二组尝试题 , 学生深读课文后分组讨论 , 重点分析春风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