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叶的诗句有哪些?( 三 )


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
4、《咏院中丛竹》唐代:吕太一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
译文: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 。
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
5、《竹石》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
...
十里长廊诗句 吴兰修《卜算子》绿翦一窗烟,夜漏如何许 。
碧月蒙蒙不到门,竹露听如雨 。
独自出篱根,树影拖鞋去 。
一点萤灯隔水青,蛩作秋僧语 。
吴兰修(1789—1839)字石华,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生平工于诗词,在当时颇有名气 。
正如李佳《古庵词话》云吴词"多清新可爱",陆以湉《冷庐杂识》亦云吴词"清空婉约,情味俱胜,可称岭南词家巨擘" 。
其作品清新可人,字斟句酌,往往简单几笔就能形象地勾勒出一幅色彩淡雅的水墨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回味 。
他的《卜算子·绿剪一窗烟》就是佳作之一 。
本首词属于小令,因模仿民歌,所以有民歌的风味,有应经文人之手,而同时又构思精巧,深婉含蓄的特点 。
本调四十四字,前后两阕,均四句而两韵;通体,各句第一字均平仄不拘 。
第一二句句法,俱为上一下三,中加一衬字 。
第三句与《捣链子》第三句同 。
末句五字,仄仄平平仄,与《雨霖铃》末句同 。
这首词虽仅44字,然作者捕捉到秋夜园中景物,运思落笔而成,将秋夜的幽静写得极其迷人,可说是淡而有味,短而有致,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画,萦回在耳际的是小曲一支 。
夏承煮(金元明清词选》独选此词,评云:“读这首词,如同读一幅园林秋夜图 。
” 试想七月的夜,夜已深,园林深翠处,词人独未眠 。
此时园里翠竹纵横交错,月影蒙蒙,园里烟霭迷离 。
更深夜静,除了远处更漏声声之外,人耳的只有竹间坠露浙浙沥沥,纷落如雨 。
凭窗怅望许久,词人独个儿步出篱外,月下树影婆婆,仿佛随着词人的脚步一步步移去了 。
寂寥处,只见水那边闪烁着一点萤光,
关于知音的诗句 一、知音者诚希唐代:韩愈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
译文:世上能了解自己的人实在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你,使我不忍心与你分别 。
离别前的夜晚,我们能携着手走啊走,夜深了,我们仍踏在满地皎潆的月光中谈心 。
二、满江红·小住京华清代: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 。
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 。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 。
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 。
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 。
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 。
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
三、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代: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
起来独自绕阶行 。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
白首为功名 。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
欲将心事付瑶琴 。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译文: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 。
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 。
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 。
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 。
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