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王霸传》阅读答案如何写?( 四 )


【译文】后来汴渠束流,越来越大,而水闸原先所在的地方,都已经到了黄河中间 。兖州、豫州的百姓埋怨,认为朝廷经常兴动其他劳役,而不先考虑百姓最急的事情 。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议治理汴渠的事,就召见王景,询问治水地理形势和便利条件 。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灵敏迅速,皇帝很欣赏 。又由于他曾经治理过浚仪,就赐给他《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衣服物品 。夏天,朝廷终于征调几十万军队,派王景和王吴修筑渠道和河堤,从荣阳到千乘海口有一千多里 。王景于是测量地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断大沟深涧,在要害之处筑起堤坝,又疏通引导阻塞积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闸,使得水流能够来回灌注,不再有溃决之害 。虽然王景节约工程费用,但花费还是以百亿计算 。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 。皇帝亲自巡视,下诏书要靠黄河的郡国设立负责河堤的官员,一如西汉的制度 。王景由此知名 。王吴和从事掾史们都增加一级官爵俸禄 。王景经三次升迁而担任侍御史 。十五年,他跟随天子到束部巡视,到达无盐时,皇帝称赞他的功绩,授予他河堤谒者一职,赐给他车马、细绢和钱币 。
【解析】
1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研究古书古文的一个难点 。所谓"理解",就是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而"翻译"则是将古文的文言句子按照直译的方式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所谓"直译"就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都在译文中得到具体的对应和落实,只有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所表达的原文意思失真的时候,才依据原文意义进行意译 。如"陈其利害"的代词"其"字代表"治水"可能有对应性不落实问题,应代表"汴渠",意思就是汴渠水利工程有许多两面性,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泥沙既是资源,又是公害;人类既怕水,又需要水 。再联系"问以理水形便",这里的"以"字也就是汉明帝求问的目的,直接问"理水行便",意思是"我问你当前汴渠所处的形势和简便说明怎样修理",前后对应起来,王景从汴渠的利害两个方面做了回答,"应对敏给,帝善之 。"皇帝很满意 。
2 在上述句子中,工法性内容含量很高 。王景治河后出现了800年的安流期,原因很简单,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不合理的解释反而带来了许多疑问 。这是因为工法性内容有其自在的样板展示性、很强烈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换句话说,东汉时期,我国的防洪工程施工就已经发明了"修渠筑堤"的工法,该工法已经是以堤防工程为对象,施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了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还综合地反映了技术与管理,推广和效益 ,()政治严密性和维持政权存在、运转以及权力实施实用性的结合和统一 。从这个角度考察,我感到以往的翻译有待完善充实 。古文古史,能为今用才是纲,现在还管用就能坚定文化自信 。不难想象,《河渠书》最后的概述就是"水之为利害也",是要告诉搞水利的人须明白水利基础知识技术和辩证唯物主义是搞好水利工作的两大武器 。学习好、掌握好并运用好这两大武器,才能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否则,就容易造成失误,带来损失 。所以,王景的回答一定跟《河渠书》有关,皇帝赐《河渠书》等无疑是肯定历史、相信历史、鼓励学习历史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