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生平及经典诗句( 二 )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
【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 。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 。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 。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 。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二年 (1079年),苏轼移任湖州 (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捕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 。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做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挖出一句二句,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指责兴修水利的这个措施不对 。其实苏轼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 。总结一句话,是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
苏轼在御史台内遭到严刑拷问,他自认难逃死罪 。最后终能幸免一死 。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蒙神宗的恩赐被判流放黄州(湖北省黄冈县),苏轼被拘禁近百日,后获释离开御史台之狱 。后人把这桩案件的告诉状和供述书编纂为一部《乌台诗案》 。“乌台”即御史台 。《汉书·朱博传》:“是时,兀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 。”后世便以御史府为乌府,御史台为乌台 。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他们包括御史中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御史台的见习史官)舒亶、何正臣等,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
苏轼致祸的原由,除上述的“莫须有罪名”外,据说是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宰相王安石 。当时人的笔记里曾记载其事 。说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安石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
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幺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 。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 。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 。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 。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 。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 。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这段记载的真伪已不可考 。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轼,错改两句诗似乎不是王安石讨厌苏轼的真正原因 。其实质上的原因,当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 。所以,苏轼才会在仕途有所不顺 。
【诗词风格】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 。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 。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 。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