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调研|大学生调研⑤|一个安徽畲族乡的长三角“基因”

大学生调研(大学生调研⑤|一个安徽畲族乡的长三角“基因”)
今年暑假期间,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组成安徽“融长”一体化发展调研采访团,他们以皖浙两省交界处的安徽省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为调研对象,对这里以江浙沪市场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并进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践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蹲点调研,形成了一组文字 。该团队今年还获得了《南风窗》杂志社2019年调研中国全国30强团队称号 。
澎湃新闻核实、编辑了这组文字,以飨读者 。今天刊发的是这组调研报告的第五篇(略有删节) 。
大学生调研|大学生调研⑤|一个安徽畲族乡的长三角“基因”

皖浙省界千秋关下的云梯畲族乡,这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民族乡 。
几天前,为了给葡萄重新杀菌,蓝晓根又独自开车前往浙江购置新的农药产品,来自江苏的妻子正在家中照顾雨后的葡萄串;路过花溪谷,黄春峰正在大棚外和技术人员商讨引进长三角地区先进花卉种植技术;而小渔农庄的喻永飞,饭后习惯性地和来自杭州的客人们谈天说地;电商蓝陈芳和往常一样,正在向上海的订单客人介绍山核桃……
大学生调研|大学生调研⑤|一个安徽畲族乡的长三角“基因”

畲族小伙蓝陈芳的每天都会打包快递送到快递点,大山里的特产通过物流流向了远方 。
这些都是历史上千秋关山脚下的安徽省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千秋村每天都会上演的一幕 。
大学生调研|大学生调研⑤|一个安徽畲族乡的长三角“基因”

来自上海的旅游大巴驶入千秋村,如今这个村的农家乐床位在旺季时几乎被来自上海、南京、杭州的游客预订满了 。
村口每天来自于江浙沪皖的旅游大巴川流不息,操着上海话、南京话、杭州话等“包邮区”城市口音的游人络绎不绝 。作为一个几无著名景点的畲族村,硬是以自己的民族特色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一跃成为宁国市新兴崛起的乡村旅游集散地 。
爆棚的人气甚至连住在千秋关脚下的浙杭州临安人也心生奇怪,“我们(指东天目村)农家乐比云梯好多了,但也不清楚为什么上海人就喜欢去那里……”临安人也许不明白的是,畲乡早已赶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风口,相邻、相近百思特网的区域优势已让这里的乡民植入了长三角基因,其背后则是蕴含着安徽人顺势而为、主动融入的积极态度 。
大学生调研|大学生调研⑤|一个安徽畲族乡的长三角“基因”

云梯乡过境的宁千高速是规划多年的宣(城)桐(庐)高速的一段,安徽段早在2015年通车,但浙江段至今迟迟未开通,这样的断头路在皖苏、皖浙两省还有一些 。
隐藏的长三角“基因”
在外辗转20多年的蓝晓根没有想到天命之年会和妻子返乡搞起了农业,成为当地的葡萄种植大户 。返乡前,他曾经辗转多地,在江苏的某个工地承包过27栋楼房的外墙粉刷工程,并结识了妻子朱月红,组成了地域相融的家庭 。
大学生调研|大学生调研⑤|一个安徽畲族乡的长三角“基因”

蓝晓根和来自江苏的妻子建立了以葡萄园为主生态农庄,鹅为 葡萄“锄草”、葡萄叶喂羊、和鸭,一体化的循环过程吸引了很多游客体验消费 。
而现在,他从建筑业转向农业,依靠妻子从江苏带来的葡萄种植经验,一步一脚印地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葡萄乐园 。按照习惯,他所有的农业技术产品以前都选购于江苏张家港,但未曾停歇的大雨使他这次选择就近解决 。
汽车飞速驶往省界公路,蓝晓根的车身被雨水冲刷得焕然一新,他指着远处已经通车5年但在省界前戛然而止的宁千高速说:“千秋关是皖浙两省历史上交流的关口,可是安徽修的这条高速至今没有通向浙江,浙江人如果修通了我们往来就更加方便了 。”
就在这天,千秋村的小渔农庄老板喻永飞,正考虑带着妻子再一次踏上去浙江的路途 。因为经常去浙江安吉、临安以及桐庐等地考察学习农家乐经营理念与经验,他的车上了浙江牌照 。
大学生调研|大学生调研⑤|一个安徽畲族乡的长三角“基因”

喻永飞在向浙江客人请教 。他家的农家乐特殊之处在于差异化发展,从不接团,空窗期时用了2个月在浙江跑,学习山那边的经验 。
他的农庄位于千秋村太子坑水库环湖公路上,与众不同的是他并不接待旅游团,几乎全是自驾游的回头客 。一位住了半个月的杭州客人说:“浙江好的农家乐就是以百思特网老顾客为基础的经营模式,小喻学到了一些东西哦!”比如他的农庄房间另配电扇和衣柜就是这里的农家乐中唯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