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画|从绘画作品中看古代清明节是何景象( 二 )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北朝踏青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 。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
唐代诗人杜甫《寒食》诗有“田父皆要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之句 。不违,即不避,无忌讳;闹不违,意为无拘无束地嬉戏打闹 。正如诗中所说,这天乡间父老都要参与这“闹不违”活动,就连鸡犬也乐而忘归 。
宋代诗人吴惟信则在《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中描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同是宋代的诗人程颢更有《郊行即事》一诗:“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百思特网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这些都证实了郊游踏青已成为古代百姓的清明节首选活动之一 。
习俗多样趣味足——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 。
有民俗专家指出,除了郊游踏青,古代清明节民间还有打秋千、插柳、射柳、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 。唐代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的句子,也说明清明节民间体育活动深入人心 。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五代荡秋千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 。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
打秋千(荡秋千)是从南北朝时开始流行的,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制成,后来逐步发展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 。”唐代打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
由于清明打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仍受大众喜爱 。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清卖柳条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
唐代,人们认为在百思特网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 。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清明弄柳”这一传统习俗,在宋代达到了极致 。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述,宋时清明节里,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柳条,时称“明眼” 。所谓“明眼”并不是祈盼眼睛明亮,而是民俗上的驱邪目的,意是辨明鬼邪,守护家门,此时的柳枝与桃枝功能相近 。
到了南宋,“清明弄柳”热度不减 。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清明节日里的临安城(今杭州)时,用了这样文字:“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 。”难怪宋人能写出“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的诗句 。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唐走马射箭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 。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唐代诗人孟浩然作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体现了射箭是清明时节古人热衷的项目 。
西汉马王堆《导引图》上的蹴鞠
古代的足球游戏,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前身 。这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用来训练武士 。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标为21号的图像中,“一个身穿灰色长袍的女子,折腰转体,一手向下 。在她的脚下有一个略有残缺的红色球状物……这个图像,就是在蹴鞠 。”
- 清明|2022年清明节上坟属虎的能去不
- 改变自己,从管理习惯开始
- 女朋友|女朋友从来没给我买过东西一直是我在买
- 上海|2022上海清明节的时候冷吗
- 上海|2022年上海清明节会下雨吗
- 清明节|2022清明节上海迪士尼人会不会很多
- 北京|2022年清明节的时候北京还冷吗
- 《一位女士的画像》经典读后感有感
- 从二十三岁到三十三岁,沈梦辰等了十年,依然没能等到杜海涛的一
- 小小角落,大大用途